新学期开学在即,龙岩市中心城区的孩子们不用再为上学问题担心了。因为市政府已采取措施,为今年秋季新增2219个学位。市政府还表示,未来3年,将主要通过加快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学校的新建扩建来应对入学压力。
近年来,龙岩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中心城区人口急剧增加,含外来人口已达85万人。由于中心城区人口提前10年达到原来规划的数量,基础教育资源的供给却相应滞后,“入学难”成为群众反应强烈的焦点问题。
群众的呼声,引起龙岩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关注。今年2月,市人大常委会成立调研组,就中心城区基础教育规划建设、资金投入、资源配置、职责管理等问题,分别召开了8场由市直相关部门、区直相关部门、部分学校负责人,市、区教育界有关专家,市、区部分人大代表等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实地察看了20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5月18日,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专题询问会,就中心城区基础教育工作问题询问政府及有关部门。常委会组成人员争相提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2010年年底,我市颁布了《龙岩中心城区2010—2020年学校布局专项规划》,按时序要求,还有不少规划没有实施,没有实施的原因是什么?”常委会委员赖抡新问道。
“拆迁难度大、资金难以筹措是规划无法按时序进行的主要原因。”市教育局局长朱瑞虹回答。
常委会委员郑贵豪紧接着提问:“我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有多少?”
市财政局副局长吴永荣如实回答:“2011年我市财政投入教育占GDP的比重为2.17%,与全国要求的4%目标还有差距。2012年省里核定我市财政教育投入扣除教育转移支付后占一般预算支出(扣除教育转移支付补助)比重20.5%,要完成这一目标预计资金缺口2.5亿元。”
常委会委员张兰萍问道:“如何解决今年秋季至少缺失2219个小学新生学位的问题?”
朱瑞虹回答:“准备采取扩增班级数、增加班生额、妥善安排学校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等措施解决问题。”
……
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了9个方面的问题。之后,列席会议的市人大代表陈丽瑛、林金虎,也对学校项目用地审批、教育附加费支出、教师核编、为农民工子女入学提供便捷通道等问题提出询问。
专题询问会后,政府及有关部门立即行动起来。针对基础教育学校规划建设滞后的问题,市政府要求教育、规划、国土等部门,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尽快调整《2010—2020中心城区教育专项规划》,使中心城区基础教育设施的规范建设与中心城市快速发展保持同步。目前,新罗区已提交了《关于中心城区学校布局规划的建议》,北城街道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已完成规划更改、征地工作。
针对中心城区基础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市政府专题研究,决定将所有教育费附加实行市、区按5:5分成。从2012年开始,市政府将从土地出让金纯收益中提取的教育资金按50%的比例,安排给新罗区用于中心城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支出。目前,投资1300万元的松涛小学二期工程、投资2000多万元的师范附小分校二期、投资600多万元的排头逸夫小学新教学楼,都在开工建设中。
针对中心城区幼儿园紧缺的问题,认真落实《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部署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到2013年力争每个乡镇、街道都有一所公办幼儿园;积极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对符合办园条件的民办幼儿园,在用地、税收、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给予优惠;设立民办园奖励补助基金,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办学;建立公办园、民办园对口帮扶机制,保障民办园老师在业务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园同等的权利。
为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简化、规范小学、幼儿园的报名登记入学手续。根据“指定区域、统一报名、统筹安排”的原则,农民工子女只要凭暂住证、就业证、居住地证明及户口和计生证明等证件,到所在区域的小学统一报名,便会统筹安排入学。(刘志锋 李蒲河 范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