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福安市下白石镇首批救助贫困计生母亲项目款发放仪式上,10位贫困计生母亲各获1万元资助。《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实施10年来,我省计生工作实现了从“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同时,推出一系列奖扶措施,使计生家庭成为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优先群体。
我省把人口计生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摆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位置,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顺应人口形势发展要求,我省计生部门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从省到村的五级计划生育管理网络、服务网络、宣传网络和群众工作网络进一步完善和加强。计生服务站(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全省县级以上服务站、乡镇服务所达到合格以上等级的比例分别为97.8%、98.4%,国家级、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分别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52.27%、93.18%。
2011年,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被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我省率先在全国实现两个“全覆盖”——免费孕前检查从试点县覆盖至全省所有地区,免费服务对象从农村人口覆盖到全省人口。
同时,我省建立奖励、救助、优先、优惠、扶持、保障“六位一体”的利益导向机制,让计生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得到了全社会的赞誉和好评。
计生惠民已连续多年成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奖励扶助、特别扶助、贡献奖励等计生家庭扶助制度先后出台,还在全国率先实施了计生特殊家庭救助行动,每年直接受益的群众超过300万人。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实施“造福工程”时,对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家庭增加一人份额。大部分县(市、区)对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的女儿给予中考加分优惠。据统计,仅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一项,2005年起在全省全面推行以来,就先后两次提高奖励扶助金标准,受惠人数超过4.5万人,各级财政投入资金超过2亿元。
此外,我省还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一站式”服务和“一证式”管理,初步建立了“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新机制,流动人口可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郑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