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预计今年晚稻主要病虫总体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为800万亩次。其中,虫害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为主,病害以稻瘟病、纹枯病、细条病为主。秋粮生产“虫口夺粮”保卫战进入关键期。
受雨季降水偏早偏多等因素影响,两迁害虫迁入早、迁入峰次多,呈回升态势。截至8月20日,我省中稻各种病虫累计发生面积830万亩次,同比增加20%。
双季晚稻方面,预计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闽西、闽北有黏虫重发可能。专家分析道,目前我国北部黏虫发生较重,外地虫源充足,如遇到刮风降雨形成下沉气流,将导致大量外地黏虫成虫迁入我省而形成局部地方集中发生危害。同时,内陆山区应注意防治稻曲病,沿海沿江稻区则应严防水稻菌核病和细菌性病害的流行。
省农业厅要求各地加强田间监测与巡查,全面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充分利用媒介及时发布病虫预警和防控信息;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分类指导。(方炜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