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平价商店”让百姓菜篮子拎得更轻松

发布时间:2012-08-31 07:35:00来源:民生资讯








  “自从超市有了平价专区,蔬菜比外面农贸市场和流动摊贩便宜很多。”8月28日,正在宁德市康宁超市平价专柜挑选青菜的张大妈笑着说,“平价商店,让我们的菜篮子拎得更轻松了。”
  “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近年来,物价的不断攀升让老百姓手中的“菜篮子”拎得越发沉重。尤其去年8月,宁德市物价指数涨幅居全省各设区市第一位,省物价局高度重视,派出工作组指导督查,宁德市价格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控价稳价精神,把稳控物价、减轻百姓负担作为重中之重,除积极支持生产基地建设、协助加强市场货源组织、及时落实弱势群体生活补助等办法外,更从“搞活流通、引导消费”入手,大力推进平价商店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自去年9月份开始,宁德市CPI涨幅连续4个月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势头有效扭转。今年上半年,宁德市CPI同期累计涨幅也处在全省最低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宁德市在全省范围较早开展平价商店试运行,通过政府搭台,让企业唱戏,以直供和直销等方式组织农产品进入市场,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宁德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已建立52家平价商店、129个平价销售区(摊位)、105个直供销售点,初步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平价商店整体格局。
  为建立长效机制,宁德市将平价商店作为稳价惠民的品牌来维护,设置准入、退出机制,实行牌子轮换,对不按规定经营、不能保障供应、起不到平稳价格社会责任的商店,进行相应处理直至取消资质。同时抓好平价商店日常管理,每周不少于两次进店巡视巡查,核对降价幅度,估量商品质量,规范经营环境,努力保证平价商品价优质良。
  宁德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农副产品价格出现明显上涨或异动时,按照“先控后补”的原则,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的平价商店执行稳价销售政策,以价格监测中心采集的前一日市场平均价为依据制定稳价销售商品参考价,商家则在参考价基础上下浮动销售,其中猪肉、鲜蛋价格每500克分别降1元、0.2元,蔬菜、食用植物油分别降价20%、6%,随后由政府给予合理补贴。
  据介绍,该市将粮、油、肉、禽、蛋等涉及民生的60种主副食品列入平价商品目录,重点扶持监控。平价销售区上柜的农副产品售价与市场平均价格拉开一定差距,其中,蔬菜类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10%以上,且品种供应每日不少于5种,粮、油、肉、蛋等平价价格则低于市场同类产品均价3%以上,直接让利于民。
  “平稳的价格水平是经济回升向好的前提条件,更是减轻老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生活负担的先决保证。平价商店作为市场价格调控的得力抓手,对稳定农副产品价格、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宁德市物价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宁德市将着眼长远,持续加强平价商店的系统性建设力度。以百姓当家菜等主副食品价格为关注重点开展价格监测,对中心城区的平价商品价格实行每日监测报告,必要时还将增加监测品种,扩大监测范围。继续完善平价商店日常管理,除每周定期巡查各商店平价执行情况外,还将加强价格调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彼此间的沟通交流,落实平价商店建设支持措施。更进一步稳定价格调节基金征收来源,扩大征收范围,妥善运用所征资金扶持生产储备和平价商店建设,在特殊时期向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通过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刘少辉)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