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建立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供应体系

发布时间:2012-08-27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22日,龙岩中心城区东岳花园经济适用房开展新一拨选房工作,至本月底,东岳花园1500套经济适用房选房工作将全部结束,成为龙岩中心城区启动经济适用房建设以来一次性规模最大的配售。 
  此前三个月,龙岩中心城区一次性分配廉租房894户,是龙岩市开展廉租房实物配租以来房源最多、申请家庭最多的一次分配。一批又一批保障房的建成分配,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暖心房”规模化的政策温情。 
  
资金、用地、政策样样“给力”
 
  自2003年启动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来,市委、市政府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列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并连年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编制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发展规划、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并建立了保障房轮候、退出等管理机制,初步构建了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框架;全面落实保障房建设各项优惠政策,对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及各类棚户区改造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保障房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龙岩市通过财政安排、争取上级补助等多种渠道大力筹措保障房建设资金,市、县财政均建立了城镇住房保障资金财政专户。“十一五”期间龙岩市共投入近10亿元资金,今年又筹措1.68亿元资金,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提供财力支撑。龙岩中心城区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这一契机,争取1亿元资金用于铁山公租房建设。 
  龙岩市在土地供应方面给予充分保障,根据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在土地供应计划中对其予以优先安排,并在申报年度用地指标时予以单列;对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等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做到应保尽保。2012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供地计划数达42.37公顷。 
  
经适房、廉租房、限价房全面“开花”
 
  坐在窗明几净的客厅,看着窗外公园般的美景,小彭至今仍觉得如在梦中。5月下旬,小彭拿到钥匙没几天,就急切地搬进了新罗区莲东片区的廉租房。他一家三口选了49平方米的两房型套房,月租112元。“原来租房一个月要四五百元,现在省了不少!”小彭说。 
  2002年以来,龙岩市各地商品住房价格持续攀升,给中低收入家庭购房增加了负担。为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2003年底龙岩市开始启动经济适用房建设,各地经济适用房项目配套设施完善,相关指标均与普通商品房相当。为满足群众需求和节约用地,近两年龙岩市带电梯的小高层、高层经济适用房也逐渐出现。 
  但经济适用房依然无法覆盖城镇最低收入家庭。2006年龙岩市区率先启动城镇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在2007年实现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的基础上,2008年进一步扩大保障范围,由低保住房困难家庭扩展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目前已将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5平方米且人均月收入低于1200元的对象纳入保障范围。各县(市)也均在2008年底启动廉租住房保障工作。 
  去年以来,龙岩市还启动了公共租赁房、限价商品房建设,着力解决既不符合廉租房、经适房保障条件,又购买不起商品房的“夹心层”家庭的住房困难。同时,全面开展棚户区改造,加快建立完善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 
  截至去年底,全市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4228套,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10317户;竣工或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12840套,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5745套;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6749套。 
  为切实把保障性住房供应给最需要解决住房困难的家庭,今年龙岩市强化保障性住房申请资格审核、配租配售流程、后续监管及年度复核、退出机制等制度建设,确保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目前,龙岩市正抓紧编制关于公租房和限价商品房的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更好满足困难群众基本住房需求。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