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一片红” 老区开出幸福花

发布时间:2012-08-10 10:13:00来源:民生资讯








  连日来,宁化县曹坊乡下曹村民生项目建设热火朝天:投资200万元的防洪堤进入扫尾阶段;敬湖公祠到九龙寺道路硬化工程正浇注路面;投资120万元的公路沿线环境整治项目有序推进……借着国家和省市县对老区村扶持的东风,这个老区村仅今年就有7个总投资超过600万元的项目上马。
  以下曹村为代表,宁化不断地对接中央、省里有关原中央苏区的优惠政策,推动了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国家和省市支持老区政策在宁化逐步浇出幸福之花。
  宁化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原中央苏区县,也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据县老区办连益富介绍,宁化物产丰富,是当年中央苏区重要的产粮区,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提供了“千担纸,万担粮”等有力的后勤保障,被冠以“苏区乌克兰”的美称。
  进入新时期,宁化35万人民秉承着革命先烈的奋斗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积极创业,谱写了各项事业发展新篇章:
  交通奏响高速乐章。投资30多亿元的永宁高速宁化段去年通车,闽赣中部边界从“路隘苔滑”变身为“通衢大道”,省道205线、307线连通南北西东,日渐完善的交通网络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推动力。
  经济总量持续提速。今年1-6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6.2亿元,同比增长11.3%;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7亿元,同比增长29.4%。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4.16亿元,同比增长14.4%。
  城区建设日新月异。以中环路为轴,东扩南伸,一个崭新的城区崛起。大型超市百货进驻、步行街改造、客家美食文化城建设、城区商贸阔步迈向现代化。江滨路、五家山路等道路改造,沿河景观修建,使群众出行更便捷,休闲更惬意。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客家博物馆、塔山公园等项目建设大大提升城市功能和文化品位。
  特色农业你追我赶。在保持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传统烟叶生产大县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河龙贡米焕发生机,獭兔养殖形成亿元产业,淮土油茶强势崛起,竹鼠等特色养殖渐入佳境。
  社会事业更快更好。体育中心、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社会事业项目接连竣工,强力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出台促进老区村加快发展的十条措施,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老区人民在上级支持、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以建设闽赣边界中部工贸旅游强县为目标,立足于围绕有色金属加工、生态食品、矿业、轻纺服装和新兴产业发展“4+1”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推进10万亩河龙贡米、20万亩油茶、5万亩糯质薏米、100万只獭兔四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客”字号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市场物流业,汽车综合服务、惠好医药物流、快消品批发等市场项目加快建设等思路,力争把宁化建设成为宜居宜商、百姓和乐的幸福县域。(项裕兴 罗旺水 俞祥波 余昌颖)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