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福建 幸福精彩——福建省全民健身事业迈向纵深

发布时间:2012-08-06 08:21:00来源:民生资讯








  8月1日,宁德市体育中心旌旗飘扬,纪念第四个“全民健身日”暨第三届城市社区体育运动会上,来自霞浦的66岁退休教师孙惠生正带领11名队友角逐五禽戏比赛,“林清峰拿了金牌替福建争光,我们也要赛出风采、赛出水平!”
  7年来,霞浦五禽戏协会从一片空白成长为300多人的社团,孙惠生说,要感谢体育部门组织培训交流。省体育局局长徐正国说,促进全民健身是公共服务之本,也是民生工程。赛场拼搏重要,老百姓的健康更重要!
  自《福建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发布以来,群众体育组织深度铺开、场地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健身活动开展轰轰烈烈,一场全民动员、气势磅礴的“健康保卫战”正在八闽大地火热进行。
组织建设持续完善
  来自晋江的“扁担拳”传承人林维从最近心情不错,7月底,他出战第九届全国武术之乡武术大赛,斩获了“特色拳种展示优秀表演奖”。凭借扁担“剃、滚、撩、刺……”的精湛武艺,林维从在赢得满堂彩的同时,也吸引了数百位弟子拜师学艺。
  深挖文化底蕴、拓宽社会资源——“品牌之都”晋江在打响群众体育品牌方面,也不走寻常路。目前,晋江市共有注册体育协会41个,会员数万人,同时积极整合各界力量,加快体育设施建设速度,全市人均体育用地面积达到1.68平方米。晋江全民健身热的兴起,源于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的不断完善。在《实施计划》的强势推动下,一个涵盖省、市、县、乡的四级体育组织网络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新格局正呼之欲出——
  当前,“三纳入”工作持续推进,81个县市区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省各地市均已设置全民健身领导小组;84个县市区年底前将实现体育总会全覆盖;全省已成立各类体育协会865个,制定了活动激励机制;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仅去年即派遣3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进社区,完成4000人次的培训工作,今年还将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4000余人。
设施建设快马加鞭
  对家住福清市锦绣家园的毛钦华而言,每日登山锻炼早已成为生活习惯。驱车仅五分钟就到达附近的五马山,沿着依山石阶拾级而上,不到半小时即可登顶,绿树碧水、都市繁华尽收眼底。
  “山上空气好,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欣赏风景,修建这个登山道,政府办了件大好事!”毛老伯感叹道。为了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福清市已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建设了9条登山步道,其数量和质量均居全省前列。
  结合地理人文景观,修建登山步道,成为《实施计划》的重头戏,也被省委省政府列入2012年为民办实事工程。据省体育局介绍,自去年建成10条登山步道后,今年我省加大推广力度,每条步道拨款30万元,确保年底前每县(市)都建成一个登山健身步道,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登山之乐。
  此外,今年我省还将在建制村新建3462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确保年底前实现健身工程全覆盖;继续建设1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0个社区体育活动场所,推动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免费开放,在全省所有县(市、区)全面实施“一张全民健身电子地图、一条绿色登山健身步道、一个10分钟健身圈、一项全民健身品牌”的“四个一工程”;加大苏区、老区健身场地扶持力度……《实施计划》变“硬道理”为“硬指标”,群众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正快马加鞭。
活动开展如火如荼
  平日里,星罗棋布的晨练点、体育场、体育公园处处能见到锻炼者的身影,广场舞、太极拳、乒乓球、羽毛球……人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充分享受着运动的快乐。“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全民健身正成为社会主流,“健康福建”的理念深入人心。
  临近8月8日“全民健身日”,各类庆祝活动百花齐放:口号为“一起动起来”的省全民健身与八城会同行系列竞赛活动竞相上演,数千人角逐篮球、足球、气排球等13项比赛;省直机关身先士卒,召开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举行第九套广播体操“大会操”;“千村万人”农民篮球赛、“千村万场”农民健身广场舞正在层层选拔;“全民健身运动在高校” 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
  与此同时,各县市区也不甘示弱,闽江长漂、自行车赛、沙滩排球表演赛等活动层出不穷,你方唱罢我登场,掀起全民健身运动的新高潮。
  “组织、设施、活动”三驾马车强力驱动,福建省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推动群众身体素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福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3.8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谢逸溪 陈静 吴坤虹 毛晨熙)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