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那忙碌的身影——霞浦县防抗台风一线实录

发布时间:2012-08-03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2日,台风“苏拉”逐步逼近,民众已转移到安全地区,有一群人仍在风雨中穿梭……
回流,一个人也不行
  “你如果回渔排,就会有人仿效,会造成严重后果,请马上回来!”眼中布满血丝的游乐俤,焦灼地打着电话。他的要求得到回应,一艘小船靠向岸边,船老大上了岸。
  游乐俤是霞浦县三沙镇副镇长,负责古镇港渔排的监管。古镇港有渔排5100口,养殖人员85户175人。从7月31日起,他就开始组织渔排上的老弱妇幼上岸。1日,所有渔排人员都已转移上岸。
  巡查了一整晚,游乐俤深夜两点才回到寄宿的村干部家。只睡了两个多小时,他又开始巡查。
  “平时5点左右,渔民就准备出海、上渔排,我得早点起来盯着。”游乐俤和镇、村干部分成三组,开始巡查。突然,他看到一艘船向渔排驶去。“不能回流!”游乐俤喊话。
  由于距离太远,渔船没有回应。
  “极有可能是养殖户金华。”由于对海上养殖人员一清二楚,游乐俤很快判断出船员身份,打电话叫他回来。
  “我还得去别的地方看看。”加派人手驻守后,游乐俤披上雨衣,又开始巡查……
转移,不留一个死角
  9时30分,东冲边防派出所值班室的报警电话突然响起,传来急促的求助声:“在东冲半岛海上养殖区,有部分渔民不肯上岸。”
  警情就是命令!东冲边防派出所所长程占民立即联系船只,带领8名官兵,赶往劝导养殖户上岸。
  劝说并不顺利。“我们不放心渔排和物资。”养殖户老陈说出心声。
  程占民立即带领官兵,奔走于各个渔排网箱,帮助养殖户加固渔排、房屋的门窗,转移鲍鱼、物资。
  经过近一个小时努力,渔排加固了,物资转移了,养殖户赵公任说:“边防所的官兵帮了我们大忙!”
  海上养殖户们终于放心离开了。
  在三沙镇陇头村的村委会,包片的镇纪委书记林海也忙着部署工作。他们已经先后对坳口的船只进行加固、增加大吨位的缆墩、转移人员,并不间断宣传。“我们已将低洼危险地带的群众全部转移出来,确保转移不留死角。”林海表示。
抢险,与时间赛跑
  2日12时30分,霞浦小沙10kV松山线抢修现场,霞浦供电公司施工人员正加紧实施立杆作业。
  “这里的电线线径原本是50mm的,为了迎峰度夏,换成了120mm的电线。”抢修组组长陈慧宁介绍,供电公司在特殊巡视时,发现10kV松山线17-18号杆段间导线弧垂较大,在台风时容易造成相间短路。于是,就立即调集施工力量,抢着整改线路。
  一边是两名员工喊着口号用粗绳拉杆,一边是6名员工齐力扶杆,不一会儿,线杆立起。
  一个半小时过去了,抢修顺利结束。陈慧宁介绍,他负责的班组共12人,分成了若干组,负责巡视片区内的十几公里线路。同时,24小时有人值班。一旦线路出现问题,随叫随到。(黄少鹤 黄琼芬  袁自由 欧招生 发自霞浦沿海)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