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建成100家“福乐种养基地”,着力解决农村残疾人就业问题,提高残疾人的收入。三明市紧紧围绕“促就业、增收益、上规模、可操作、可持续”这一主线,依托优势企业带动残疾人就业,对“福乐种养基地”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目前,3种“福乐种养基地”运作模式已具雏形。
合作社投资,残疾人包工
2011年5月,乐农花卉专业合作社在将乐县安仁乡泽坊村成立。将乐县残联领导多次考察泽坊花卉种植基地,认为这个基地比较适合残疾人就业。县残联决定依托合作社,创建残疾人“福乐种养基地”。
7月3日上午,笔者驱车来到泽坊村,目睹了这个“福乐种养基地”的具体运作情况。
当下,今年的第一季花卉已全部采摘完成,第二季花卉开始播种,我们遇到了正在大棚里劳作的肢体残疾人吴金秀。这家合作社成立之初,吴金秀就跟合作社签了协议,包下9分地,种植“神马菊花”,至今她已挣了8100多元钱。
合作社老总崔北友说:“‘神马菊花’一年只能种两季,残疾人到社里来做事,正常情况下,一季(3个半月到4个月的时间)可以挣到4000多元。”据介绍,公司投资搭好大棚,残疾花农用的种苗、农药、肥料都是合作社买的。残疾人根据自己的能力,承包一定面积的大棚种植“神马菊花”,只要出劳力就行。“合作社的技术员全天候为我们提供技术指导,何时下种、施肥、喷农药、采收,只要照着做就是。”吴金秀笑着说。
安仁乡办证残疾人有358人,泽坊村周围2公里范围内,有近百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目前,已有15名残疾人像吴金秀一样在乐农花卉专业合作社里承包了大棚种花,一季一亩地合作社给残疾花农的保底收入是4500元。
分户散养,辐射带动
左腿残疾的魏榕俊,是三明市梅列区列东村人。前些年,他在江苏某集团公司工作,后来在朋友介绍下,决定回乡创业,看中了三元区岩前镇乌龙村一个旧养鸡场。村里同意他承包养鸡场23年。
去年7月,魏榕俊投资60多万元,利用养鸡场山地放养1万多只土鸡,还兼养200多只火鸡。后来他发现,养火鸡的收益更大,便开始大量饲养。
三明市、梅列区两级残联的领导专程到乌龙村考察,发现魏榕俊饲养火鸡经验成熟,而且火鸡饲养难度不大、效益可观。组织残疾人分户散养既可以扩大当地火鸡的养殖规模,又可以让更多的残疾人获益。于是,梅列区残联决定,以魏榕俊的火鸡养殖场为依托,在全区发展50户残疾人共同饲养火鸡。以分户散养方式创建的“福乐种养基地”,辐射带动了残疾人就业。
市、区两级残联请来畜牧水产局专家,举办火鸡养殖培训班。培训班结业后,魏榕俊与50名残疾人签订了《散养火鸡合作协议》,残疾人饲养的火鸡,魏榕俊将按协议价回收。梅列区残联从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拿出2.5万元,购买火鸡苗(每只100元),免费提供给50户残疾人。每户残疾人分到5只,放在家中饲养,母火鸡长成再孵出小鸡,养殖效益便可不断增长。
搭建平台,共同创业
沙县大洛镇长坑仔地处偏远山区,这里的大洛茶果场总面积达1600多亩。茶果场的经营者是肢残4级的林振阳。1981年起,他承包了这个茶果场,种植了温州蜜橘、茶树、毛竹、杉木。然而茶果场面积太大,林振阳顾不过来,山地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而且茶果收成的季节性强,他也经常为无处雇人帮忙犯愁。
三明市和沙县残联领导实地考察后,设想以茶果场为平台,建成一个能容纳50名以上残疾人共同创业、就业的“福乐种养基地”。这个想法得到了林振阳的赞同。来茶果场工作的残疾人由场里统一免费安排食宿,残疾人可根据自己的技能和喜好,选择养鸡、养鸭或者养猪、养鱼。
林振阳负责对在这里工作的残疾人进行管理,其茶果采摘季节缺少劳力的困难解决了。县残联出资对茶果场的养殖设施进行完善,还为在这里创业、就业的残疾人提供资金扶持。
下一步,沙县残联计划邀请林业、农业种植养殖专家对茶果场资源进一步科学规划,推广绿色立体种植养殖,对在这里创业、就业的残疾人进行集中培训,让他们获得更大的收益。(杨顺明 巫瑞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