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录取陆续开始,省教育考试院5日特地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非法广告宣传或轻易将准考证号和密码交给他人,要谨防7种骗术。
骗术1: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之间的区别。持上述“通知书”的学生不能进行普通高校新生学籍电子注册,也不能获得全日制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院校毕业证书。
骗术2:编造虚假招生院校、虚假合作办学单位招揽生源,更有甚者恶意仿造合法高校招生网站,伪造高校录取通知书等。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教育部网站和“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查询年度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也可通过高等院校门户网站,查询高等院校招生、办学情况。
骗术3:不法分子冒充或假借认识招生考试机构、高校招生人员,谎称不上线也能被高校录取。考生在录取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划定的分数线分批次投档,高考成绩须达到最低控制线才有投档机会。
骗术4:打着军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费生、国防生的幌子,甚至伪造军队公文公章、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人员,许诺教育部认可学历、毕业后一律安排到部队工作等。招生院校(含自主招生院校)不得避开生源所在地的省级招生办擅自录取考生。未经教育部和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共同批准,军队院校不得开办学历教育专业(班次)或按学历教育的学制和规格招收任何形式的地方委培生。
骗术5:通过手机信息或网络,向考生或家长发送花钱可以上重点大学的虚假信息。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收到的手机信息和网络消息。
骗术6:伪造录取通知书进行诈骗。对于所谓招生中介机构或招生代理人带给的录取通知书,首先要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高校招生网站核对真伪。
骗术7:利用中外合作办学进行虚假宣传。在选择就读中外合办学校时,考生和家长要特别注意查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或项目是否经过合法审批。而按照规定,颁发中国高等学校学历学位的中外合作办学招生必须纳入国家高等学校招生计划。而实施外国教育机构学历、学位教育的,也应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核定相应的招生计划数。(郑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