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大陆副热带高压影响,7月2~3日我省出现高温酷暑天气,全省大部地区午后极端最高气温35℃,闽中腹地部分县市超过37℃,其中内陆地区的沙县、连江、尤溪、闽侯、闽清和福安共6个县(市)超过38℃,以尤溪39.3℃最高。从2日起,福建省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酷热的天气让人直呼受不了,不少人容易中暑。但是有部分人群发现自己虽然没有在烈日下暴晒,却也中暑了。专家指出,其实,中暑也有阳暑和阴暑之分,这部分未经暴晒却发生中暑的人群,正是患上了“阴暑”。
阴暑,是相对于中暑(即阳暑)而言的。在炎热天气下,人体毛孔较为开放,在休息、纳凉的时候,对着空调、电扇强风猛吹;在运动、劳作之后立即用冷水洗澡,或是快速饮用大量的冰镇饮料,都有可能因为导致暑热与风寒侵袭人体引发阴暑。现代社会,随着空调的普及,“阴暑”症有多发的趋势。
专家指出,虽然“阴暑”和“阳暑”症状有些类似,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与得病原因皆不相同,大家应根据自身情况有效选择预防方式。
据福建省气象台预报,未来几天我省仍维持晴热天气。中北部大部分县市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5~37℃,闽中腹地的部分县市(闽江流域沿岸)可达37~38℃,局部38℃以上;南部地区极端最高气温34~36℃。专家提示公众应尽量避免高温时段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并采取防暑降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