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好山好水“金名片” 绿色产业秀出来

发布时间:2012-06-27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25日,福建铙山纸业集团新厂区,第一台超级压光机进入试机阶段。目前,总投资4.5亿元的新厂区项目,主体厂房建设已完成,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项目建成后,铙纸集团将新增高档特种纸产能15万吨。
  “闽江源头优良的水质,让产品质量胜人一筹,更有竞争力。”公司老总高晓明说,公司纸品的洁白度,在行业内有目共睹,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生产用水是无污染的千米高山活水。
  不仅是铙山纸业,落户建宁的闽江源绿田和兴辉食品,同样受益于良好的水质,所产的莲子、黄花梨、猕猴桃系列饮品,深受市场青睐。
  优质的水源,已成为建宁经济发展的一张“金质名片”。
  建宁地处闽江正源头,生态是最大优势。“建宁是生态大县,又是经济小县,持之以恒走绿色发展道路,是建宁的发展思路。”县委书记林守钦说。
  建宁是“中国黄花梨之乡”,全县有10多万亩黄花梨树,每年修剪下的梨枝条有两三万吨。这么多的梨枝条怎么办?
  县农业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珍稀食用菌代用料栽培技术研究获成功,全县修剪下来的梨枝,可满足5000万袋食用菌生产需求。建宁因势利导,引进3家工厂化培育食用菌的企业。
  建宁县信龙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正是借助梨枝条作为原材料,从事白木耳、黑木耳、茶树菇、竹荪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加工。公司生产的无公害银耳全销往台湾。今年前5个月,公司共完成外贸出口值1144万美元。
  规划面积15.27平方公里的建宁经济开发区已初具雏形,目前有37家企业入驻。县经贸局局长罗辉武说:“我们是闽江源头,对生态构成威胁、环保不达标的企业,不管项目多大、经济效益多高,一律谢绝。”近几年来,建宁共谢绝28家高污染、高耗能的企业,陆续淘汰7个污染企业和11条落后生产线。
  今年前5个月,建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3.2%;36项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2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5%。(项裕兴  王华耀)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