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路被服务过来的。”近日,福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计算机辅助创新药物研发中心项目落户将乐,该公司老总对将乐投资软环境感受颇深。今年初以来,县委主要领导多次到省内外有关单位,帮助该公司联系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共享利用大型科学仪器平台,联系该公司计算平台联通美国哈佛大学计算中心,联系厦门大学引进人才……
今年初以来,将乐县机关、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把“送文化、送服务、送温暖、解难题”的理念结合到各自的工作中;每个干部依托“三送一解”理念,在拓展服务领域,细化服务措施,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中创优争优。比如,截至4月底,该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就帮助73家企业解决了发展难题,协调企业融资近4亿元,新增企业用工1000多人。
同时,将乐在创新创先争优机制上做好送服务文章。安仁乡探索实施“公司+投资人+技术”和“市场入股人+合作社+农户”生产经营模式,成立乐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党员种植示范基地、干部挂包党员、党员联系农户等制度,发展花卉种植300亩,农户以劳动入股,每亩可实现纯收入1万多元。黄潭镇以“支部+协会”的模式,发挥党员骨干作用,带领群众育苗致富。目前种植花卉、苗木200多亩,平均每亩纯收入可达6500元。
将乐县委书记蒋先东表示,“三送”是基础,解难题才是关键。为此,该县有重点地将“送温暖、解难题”融入到实际工作中,从服务群众的小事、疑难事做起,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和群众诉求动态,解决好各类容易引发信访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及苗头隐患,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慰问帮扶送温暖是“三送一解”活动的最好切入点。将乐县通过走访慰问和结对帮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创业等难题。全县建立死亡人员家庭抚慰金制度,按死亡人员每人500元的标准对其直系亲属进行慰问,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在农村中小学实施儿童幸福成长工程,实行“生活教师”管理和“爱心家长”照管制度,使农村寄宿生、留守儿童照顾有人、安全有保、亲情有爱。镛镇组织100多名镇、村(社区)领导干部分别挂包1-2名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就业困难,目前已确定帮扶项目250项,落实扶持资金近20万元,解决实际困难56项。
该县还积极开展不稳定、不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防范活动,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所思、所惑、所怨,深入细致地开展释疑解惑,帮助群众知法守法、明礼诚信。余坊乡实行“4+10”工作机制,即每位挂村领导、工作队长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分别挂钩联系10户群众,共安排36名乡村两级干部分别负责做好380户诉求代表、有较高威望的老村主干、老党员、各类代表、经济能手、计生户等对象的“三送一解”工作;高唐镇建立镇党员、外出务工人员QQ群,开展党员干部网络交心谈心活动,开展镇党委书记与各村主干定期交心谈心活动。
此外,该县还建立了涉林纠纷调解机制,对合同有争议的山场不予采伐和转让,目前全县公开转让的464亩采伐山场都在招标前征求了乡村意见,并在取得同意后,进行公开招标。建立医患纠纷调处机制,首期筹集设立57万元医疗责任事故保险理赔基金,聘请市第一医院等5家医院的10位专家建立医疗纠纷调委会。
目前,将乐各级各部门在“三送一解”活动中,通过创新载体和方式方法,深入为群众释疑解惑3000多起,共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近600起,及时消除了一些可能引发群体上访事件的矛盾隐患,有效维护了社会的安定稳定。(项裕兴 沙观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