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楼区:创新管理 构建和谐

发布时间:2012-06-20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近日,福州市鼓楼区公共便民自行车二期34个站点开始安装施工,预计将在7月15日前后完成安装,800辆新便民自行车计划于7月中旬投放。
  为解决公交车无法直达的“最后一公里”问题,鼓楼区为辖区市民提供便捷、绿色的出行系统,在全市率先启用了公共便民自行车运营系统,一期600多辆便民自行车在24个站点投放运行1年来,日借车量突破2300人次,借车总数近40万人次,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不过,一期项目24个站点布点主要以商业中心、行政办公中心、公园休闲站点、公交站点以及人流量较大的区域为主,集中在中心城区。二期项目新增34个站点则主要分布在二环路以外,设置于公交服务较薄弱、需要公共自行车进行换乘的居住小区附近,以及人流集中、出行需求量较大、自行车使用率较高的区域,如大儒世家附近、西河游泳场内、北江滨路融侨锦江段附近均将设点。
  率先推出公共便民自行车系统,是鼓楼区坚持民生优先,创新城市管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鼓楼区不断创新管理,提升水平,构建和谐,让生活在鼓楼的市民感受到宜居、方便、温馨。
  “民生无小事!15分钟内就能找到厕所,不单是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说到底是要为群众着想。”如厕是“小事”,但是群众有诉求,却成了区领导心中的“大事”。去年,该区不断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完成标准公厕15座、流动公厕39座的建设任务。
  细节化的设计也透着温馨。改造一新的公共厕所,外观、个性不同,“一厕一景”,内部设施是“星级”特色,如洗手池上的红外感应水龙头,隔板挂钩,残疾人专用蹲位;幼儿园旁,有可爱的蘑菇房;大桥公园边,是生态式建筑……
  如果说改善民生是和谐之本,创新管理则是凝聚人心人气的力量之源。鼓楼区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力实施道路畅通、公厕改造等民生工程,让辖区群众切身体会到建管并举带来的成效:启动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试点,辖区10条主次干道推广“10分钟快速保洁制”,污物滞留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到15分钟,工作效率比单纯的人工保洁提高了1倍;加快无物业小区的管理升级,推动无物业小区专业化管理全覆盖,整治无物业小区多达335个。
  依托“数字鼓楼”开通的电子政务服务系统,全天候为市民提供各类政务咨询、投诉、效能举报、生活救助等服务。市民只需通过拨打电话“12345”或进入鼓楼区政府门户网站即可进行查询、投诉、反映问题,处理的结果限时在网上发布。眼下,“12345,有事找政府”已深入人心,成为温暖民心的“民生专线”。
  今年,鼓楼区将继续提升社区服务。深化城市社区“135”工作机制,探索推行社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试点,将党建、卫生、治安、城管、信访、流动人口及出租屋管理一并纳入社区服务平台,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工作制度,提高服务水平,实现便民利民。建设5个社区信息化建设示范点,并在全区79个社区全面推广社区信息化建设运营模式,提高社区的管理和服务效率。(孙功惠 张勇)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