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鼓楼区:夯实基础 宜居宜业

发布时间:2012-06-17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我走出家门往东,福飞路口有街角公园,往东南方向有屏山公园,往南有西湖左海,很容易就能亲近绿地和公园,无论是健身,还是散步、休闲都非常方便。”家住福州市鼓楼区屏西白水塘的居民林碧容说。
  像林碧容切身感受到绿意盎然的还有千千万万的鼓楼区居民。近年来,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核心区,鼓楼区在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同时,以建设宜居城区为重点,以民生优先为导向,以创新城市管理为抓手,不断活跃群众性文化活动,持续提升市民整体素质,全力推进省级文明城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通过文明创建,文明城区的品质和风貌持续提升,一个宜居宜业的“幸福鼓楼”图景正展现在人们眼前。
  2009年以来,鼓楼区新建、改扩建乌山历史风貌区、屏山公园和温泉公园、五凤公园等8个城区公园和公共绿地,新增各类绿地33.75公顷,全区绿化覆盖率37.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7.1平方米。
  去年以来,围绕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鼓楼区加大城区改造力度,完善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多拆少建,留绿留白,城区面貌不断改善。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力度,完成标准公厕15座、流动公厕39座的建设任务;投入2000万元完成府学弄等38条小街巷改造;投入1000万元完成福新路、东大路等18条道路1639面店牌店招改造。今年,该区计划改造九彩巷、建华支巷、保定巷等20条小街巷。目前,这些小街巷的改造正在有序推进。
  入夏以来,鼓楼区园林管理所工作人员一直忙个不停,草坪修剪、绿化养管的任务接踵而来。着眼新绿工程,鼓楼区将精致和谐做到极致,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就连无物管的小区绿地、街头绿地以及行道树的养管,都力求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构建“15分钟低碳生活圈”目标,鼓楼区把人均绿地面积、空气质量等生态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今年,鼓楼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空气更清新:文体设施方面,扎实推进“两山两塔两街区”保护修复,建设安泰河、五四河等滨河休闲景观带,健全辖区慢行步道系统;园林绿化方面,继续抓好乌山历史风貌区、金牛山公园、国光公园、温泉公园的改造提升,新增、新建街头绿地、街头小游园;景观改造方面,建设乌石山、金牛山、五四河、安泰河等重要节点灯光夜景工程,改造提升闽江北岸和西湖周边夜景灯光,更新改造五一路、五四路和西、北二环48幢高层楼体的泛光灯照明。
  生活在鼓楼的老人是幸福的,该区至今已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站53个。今年,计划再建26个面积不少于80平方米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79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全覆盖。与此同时,该区还将建设街镇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实现全区50%的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市一级文化站标准,50%的街道综合文化站达到市二级文化站标准。
  段金柱 孙功惠 张勇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