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好,节节高!”
5月31日,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民俗文化广场热闹非凡,村民和游客喜气洋洋,在广场上跳起了客家民俗舞蹈。村民们兴奋地回忆起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村里过大年的情景。
张唐妹是五龙村村委会主任廖兴旺的奶奶,如今已是97岁高龄了。廖兴旺的妻子江财金说,自从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去过她家后,她家也开起了农家乐,现在每天到她家去的游客有好几百人。为了回报社会,她家自费办了个农家书屋,书屋中的1.5万册图书是市、县一些单位提供的,书屋免费向村民开放。
廖兴旺说,村里的农家乐非常火爆,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全村共吸引游客近70万人次,旅游接待点达到25家,旅游总收入达3000万元,农家乐示范户每月纯收入约4000多元。今年,村里在绿化美化环境的基础上,新开辟生态观光道路,新建安置小区……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在村部,记者看到一座精美别致的八角亭,上书“感恩亭”。五龙村党支部书记廖德方激动地说,2010年2月13日,农历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我们五龙村,看望了烈属张唐妹一家,并与群众载歌载舞,喜迎新年。为了感谢总书记对古田人民的殷切关怀,村民们自发筹集资金建立此亭,让世代常怀感恩之心、进取之志,弘扬苏区精神,创造美好明天。
廖德方表示,这两年多来,五龙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龙村在改造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村落,唯一优势就是村子位于“古田会议”会址的东侧。但这两年,村两委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利用红色旅游景区的优势条件,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龙头,着力培育生态农业和农家乐旅游。村里专门成立了农家乐旅游协会,通过“支部+协会”的模式,组织带动全村群众参与,投资300万元建起占地7200平方米,集休闲、接待、会议、管理为一体的农家乐管理中心,加强对农家乐经营的培训和管理。
从2010年3月开始,在胡总书记与村民联欢时负责领喊“年年好、节节高”客家号子的丘保铭,组建了古田圣地艺术团,并担任团长,30多名村民加入艺术团,表演原生态山歌等节目欢迎各地游客。丘保铭告诉记者:“我们就想展现老区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艺术团平均每天要表演四五场,每个演员每月大约有1200元收入,随着古田旅游业的不断升温,这些农民演员的收入会越来越高。”
村民廖祥钦向记者透露,原来在村里都是在自家的田地里干干农活,一年下来也只有几千块钱的收入。自从村里办了农家乐乡村旅游之后,他们家也开起了餐馆和旅店,钱袋子也鼓了,每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这两个月是旺季,人多的时候都要摆十几桌。”
变化远不止这些。去年,五龙村整村立面改造全面铺开,一个白墙黛瓦、具有鲜明客家风格的村落基本成型;借助村子被列入龙岩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契机,村里党员带头拆除村道两旁“空心房”3000多平方米,已绿化美化2500多平方米;全面清理、疏浚五龙溪,放养红鲤鱼等鱼苗5万尾;五龙民俗广场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演出实现了常态化……
新的一年,村里打算从红军桥建一条长1000多米、宽10米的沿河路到村部;另一个自然村的5个组今年也准备进行旅游开发,搞农家乐住宿项目。与此同时,黄酒博览园项目正在洽谈当中,酒、茶叶等特色产品进一步开发也在有序推进当中。
“等这些项目都完成以后,五龙村的农家乐旅游将提高一个档次。”廖德方说,根据规划,五龙村将力争在3—5年之内打造成全国农村旅游示范点、乡镇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全国魅力乡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党建示范村。(黄如飞 张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