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一个高海拔县的生态坚守

发布时间:2012-04-15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柘荣县平均海拔660米,分布了龙溪、西溪、东溪、石山溪、桃坑溪、乍洋溪等河流,地处福安、福鼎、霞浦等县市上游。作为一个高海拔且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山区县,柘荣应该选择什么产业、发展什么样的经济?
  “项目引进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经济发展宁可慢一些,也要环保一些。”柘荣县经过多方论证,提出了建设“海西药城”和“生态养生城”的目标,坚守着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战略。
  
给下游一个青山绿水的好源头
  4月12日,在柘荣县下村的龙溪旁,县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技术员正在取水化验分析,进行水质监控。不远处,河道义务防护队员林乃清用铁耙、竹竿,捞起水中的垃圾。
  贯穿柘荣县城的龙溪,是柘荣的母亲河。它汇入交溪后,经过10多个村庄,进入福安地界,流入赛江。龙溪流到下村,已经有三级防护:第一级是宝鉴宅的截污工程;第二级是城关段河道防护队;第三级是村民河道义务防护队。“我们定期进行打捞。由于大家对河道保护意识较高,加上层层打捞,到这里溪水已经很干净了。”林乃清说。
  在上游,只有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两手并重,下游的水质才有保证。这两年,柘荣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与河道截污工程,完成了近8000万元的防洪堤建设和流域保护区划定等。该县还把“家园清洁行动”纳入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有28个村通过省级垃圾治理村验收。
  在生态保护上,柘荣县严格规范沿溪矿产开采活动,实施沿溪两岸的造林绿化,按规划推进河流及湿地功能保护,严禁沿溪岸两侧乱堆滥放石材废渣、废料,严禁沿溪周边建养殖场、石材加工企业等,并健全完善了检查督查机制。
  金则恩是县林业局的工程师,负责植树造林的技术指导。他说:“作为上游县的柘荣一直十分重视植树造林工作,防止水土流失。”近年来,该县坚持沿溪两岸造林绿化,实施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四绿”工程等。到目前,该县已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生态村5个、绿色学校5所,建成沿溪绿色乡镇2个、绿色村庄42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4.6%。
  
发展经济让鱼和熊掌兼得
  柘荣建县历史短、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对加快发展经济,柘荣有着强烈的愿望。作为与浙江毗邻的县份,柘荣有选择地接受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几年前,该县曾引进一家竹浆生产企业,年税收近千万元。但因为企业污水处理不过关,最后将其关停。去年,该县共拒绝产值超10亿元的污染企业30多家,引进并落地了今古通药业、汗田农业高科有限公司等高质量的低碳企业。
  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柘荣县认识到,拥有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生态资源,就是最大的财富,也是柘荣最大的特色。发展经济,就是要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既要发展,又要环保,让鱼和熊掌兼得。经多方论证,柘荣县提出了建设“海西药城”和“生态养生城”的目标。今年初,柘荣召开的党代会明确提出构筑生物医药集群、打造百亿海西药城。未来5年,该县将以组织实施海西中药材基地、海西生物制药基地、海西医药配送基地三大行动计划为抓手,把发展药业与推动农业现代化相结合。
  在中药材生产上,柘荣县利用良好的生态和中药材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以太子参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全年中药材种植面积巩固在5.5万亩以上,并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抓农业,大力发展茶叶、油茶、食用菌等产业。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里,以中药材饮片加工为主的天人药业、以生产山茶油为主的三本高科技有限公司、以食用菌为主打的益智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三足鼎立之势,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114元,同比增长18.7%。
  从低端到高端,柘荣县引进了药业制造企业,已经集聚药业及相关联企业20多家。其中以冻干粉针生产为主的力捷迅药业、以抗乙肝病毒药生产为主的广生堂药业成为药业领域的龙头企业,去年总产值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38%以上。
  发挥优势,一个“生态养生城”初具规模,生态旅游产业风生水起。柘荣县致力拓展城区生态养生空间外,还开发了东狮山道文化旅游、九龙井生态观光游、中华游氏文化园的民俗文化游等几个品牌,“一乡一特色”的生态旅游产业正走向前台。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