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福建”:带着我们迈向信息化

发布时间:2012-03-30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开展网上视频接访,实现全部地级市、县、乡镇3G信号覆盖,推广“12320”预约诊疗服务……省政府办公厅近日转发的省数字办关于2012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显示,今年我省加快“数字福建”建设亮点频现,将进一步提高“数字福建”服务经济、民生的能力
   
电子政务集约化

推广“12345”平台
实现行政执法案件网上办理
  完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公务员门户系统,构建公务员用户目录体系和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提供政务信息、通讯录、知识库等服务。在福州市鼓楼区试点建设市民服务信息系统,为市民建立专属主页,聚合推送政府公共服务、城市公用事业服务和商业服务部门的服务资源信息。依托“12345”政务服务平台,整合现有机关网上信访资源,开展网上视频接访。
  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依托政务内外网云计算平台,部署短信平台、政务邮箱和即时通信平台,开发通用业务构件,为省直部门提供统一应用支撑服务。
  深化网上审批及网上执法平台应用。实现全省行政执法案件的网上办理及电子监察。
  提升部门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建设金宏工程二期、金安工程二期。建设福乐残疾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建设统一的应急指挥机动通信系统。
加强信息共享:
3G信号覆盖乡镇以上
建设证照信息库
  进一步提升我省基础网络水平。继续实施“光纤宽带城市”和“海西无线城市”工程,实现全部地级市、县、乡镇3G信号覆盖。建成厦门TD—LTE实验网,为我省推广应用4G打好基础。
  建设完善公共网络服务体系。完成全省政务网“全光化”改造和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建设连接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等院校、中小学的全省教育主干网。
  开展城市移动信息化应用。建成无线城市群综合门户平台,整合各类民生信源,实现水电煤气、公积金、社保等费用查询支付等服务。
  完善全省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开展32家单位涉税信息资源交换和整合,逐步实现涉税信息综合库与人口库、法人库、自然库和证照库等基础信息库的融合。
  开展业务协同示范。加快建设法人电子证照信息库,启动个人证照信息库建设。在土地审批、住房保障、社会保障、项目管理等业务中开展业务协同应用。
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推进厦漳泉信息同城化
启动平潭智慧岛建设
  推进大都市区信息同城化。启动厦漳泉大都市区通信一体化升位并网工作。推广厦漳泉大都市区城市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启动覆盖厦漳泉的电子小额支付卡项目。启动福莆宁信息同城化前期工作。
  加快两岸通信海缆建设。建设厦门—金门直达通信海缆、福州—淡水TSE-1海缆传输系统工程,率先实现海峡两岸信息网络互通。
  加快建设云计算产业园。建设中国联通集团公司东南区域云计算运营中心、物联网研发中心等重大项目。开展厦门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推进平潭岛信息化建设。建设岛内共同通信管沟,基本实现岛内3G信号全覆盖;建设岛内城市管理、环境保护视频监控系统。
提高服务能力:
实现社保卡一卡通
推广“12320”预约诊疗
  完成社会保障卡发放。全面完成全省常住人口社保卡发放,实现社保卡一卡通用。
  推进卫生信息化应用。实施乡、村卫生信息一体化管理和新农合村卫生所门诊结报。在全省42家三级以上和100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推广12320预约诊疗服务。
  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完成社区综合信息服务站点和平台建设。推广政务家政便民热线、社区视频监控、社区平安联防等信息化应用。
  拓展社会保障信息服务。启动金保工程二期,方便办理社保业务。加快建设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完善和扩大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覆盖范围。
  提升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水平。推广道路客运公共信息系统,实现全省一级、二级客运站联网售票。开展城市公交智能化管理系统建设。
经济领域信息化:
新增四千个农村信息服务站点
建设物联网智能停车场
  深化农村信息化应用。新增4000个农村信息服务站点。继续推进新农村信息服务项目建设,并做好与武夷山、世纪之村等农村信息化项目的无缝衔接。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发展完善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服务外包产业园,拓展福建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功能。完善优化移动电子商务平台,面向全省移动客户及广大企事业提供移动商务、手机支付、二维码等电子商务应用。
  加快物联网推广应用。推广物联网智能停车场应用;建设福建省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建设全省公共机构能耗统计系统;在龙岩市开展物联网应用基础服务平台试点。(王永珍)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