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漳州市芗城区的蔡先生到龙海市石码镇探望亲戚,下车后以50元的价格在曾某经营的水果店购买一箱叮当果,以26元的价格购买了一箱大芦柑,结果却上了昧心店主的当。
到亲戚家后,蔡先生拆开叮当果箱子,上面6个果粒饱满漂亮,下面6个却是伤痕累累,已臭烂,不能食用;拆开5公斤装的大芦柑箱子一看,里面有30%的果粒带伤,还有不少是小芦柑。蔡先生找到曾某要求退货,遭到拒绝,便向龙海市工商局12315求助。工商执法人员及时赶到现场,经调查情况属实,在依法调解后,曾某退还蔡先生76元。
龙海市12315投诉记录显示,近几年,水果商贩以短斤少两或以次充好欺诈消费者的案件时有发生。不法商贩在水果箱、水果篮、水果盒里暗藏猫腻,在包装过程中“精心搭配”,最上层摆上最好的水果,下面的质量差一些,甚至将一些变质的水果掺杂其中。为此,工商部门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箱装、篮装、盒装水果时,不要怕麻烦,付款前最好现场开箱查验水果品质。在购买水果时,要向商家索要票据,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索赔才有依据。(郑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