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打造幸福思明

发布时间:2012-02-01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今年春节,家住厦门滨中社区的83岁老人洪佩兰感到格外温暖——思明区梧村街道给她发放了大米、食用油、慰问金,还特别赠送她一台取暖器。
  春节前夕,厦门思明区梧村街道开展了为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新春送温暖系列活动,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据了解,梧村街道的新春送温暖系列活动只是思明区关注民生的一个缩影。长期以来,思明区十分关注民生热点,重视改善民生,五年累计支出78.3亿元投放民生工程。
  五年来,全区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新增学位1.9万个,在全市率先通过创建省级教育强区评估;就业态势保持总体稳定,新增就业13.1万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低保应保尽保;社会保障性住房入住7105户;累计投入3.7亿元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46件,建成区图书馆等文体设施,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医疗卫生改革稳步推进,建成国家级疾控实验室。人口计生工作年终考评获得全市“六连冠”,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稳定在95%以上。妇女儿童和老龄事业健康发展,残疾人、慈善公益事业得到进一步重视,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国防动员、武装、人防、双拥、科普、档案和地方志等工作得到加强。
  思明区从改善城区环境入手,着力打造宜居思明、幸福思明。思明区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成功大道、仙岳路等主要交通干道建设,西郭等10大片区改造扎实推进;深入实施LED夜景工程和道路立面景观整治工程,中山路等历史文化风貌区得到保护开发;创建35个安静居住小区,新建6个社区公园,新增健身步道近50公里,绿化覆盖率达45%;全省首个数字化城管系统投入使用,市容考评连年位居全市首位。连续三届以最高分荣获全省文明城区,为厦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作出突出贡献;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应急管理体系日益健全;基本建成覆盖全区的治安监控系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评、群众满意率连续八年保持全市第一。
  经过努力,思明区先后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幸福工程先进项目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爱心超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优秀社区服务项目(安康计划)、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区共建共享先进城区等20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学有优质教育、劳有就业岗位、病有便民医疗、老有居家服务、住有优美环境、吃有安全食品、行有快捷交通”,这是思明区为全区人民未来五年生活勾勒的一幅美好蓝图。前不久落幕的思明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2012年财政一般预算68%以上用于民生保障。经过五年的努力,地区生产总值要完成1000亿元,财政收入将突破200亿元,全面构建居民更加富裕、社会更加和谐、生态更加优良、文化更加繁荣、生活更加舒适的幸福思明。
  在思明区政府日前公布的2012年为民办实事10个项目中,为低保户增发传统节日慰问金、建立和完善见义勇为优抚体系、对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促进集体办和民办幼儿园发展、完善社区文化示范点和消防设施等项目,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是思明区顺民意、解民忧的民心工程。消息甫一传出,深受广大居民群众欢迎和好评。
  思明区委书记游文昌介绍说,2012年,思明区将全力打造幸福思明,努力增进民生福祉。要新增就业3.2万人,实现再就业2.4万人次,力争60周岁以上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0%,新建37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新增5个社区文化示范点,力争实现公益性文化设施社区全覆盖,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林世雄 周思明 王珊珊)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