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保障房分配“零投诉”

发布时间:2012-01-06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保障房建设难,分配更难。截至去年底,厦门市共受理本市户籍居民保障性住房申请约2.7万户,已分配入住1.7万套。由于分配公开、公平、公正,实现“零投诉”。
  “我申请公租房经核准后,电脑就给了一个轮候号码,住哪个小区、哪一层都按照号码顺序进行挑选。这里的分配办法,让我心服口服!”住在厦门湖里金山街道高林小区19号楼504房的林小鹣女士,坐在明亮的客厅里,向记者讲述申请、轮候到搬进公租房的过程,不停地夸赞保障房分配公道。
  “保障房只有分得好,才能顺民心。我市保障房分配几近‘裸配’,实行阳光操作。”厦门市社会保障性住房建设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朝晖坦然地说。
  那么,厦门保障房分配是如何做到让人满意的?
  首先是“准入关”。具有本市户籍;人均居住面积在12平方米以下;3人户年收入5万元以下……户籍、收入、住房是必不可少的准入条件,但厦门对家庭资产特别作了规定,如申请保障性租赁房的家庭资产不高于家庭年收入的4倍,申请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资产不高于家庭年收入的6倍。这是国内城市中第一个提出设定资产限制条件的城市,确保住房困难的家庭能享受到有限的公共资源。
  申请登记“全裸”。申请人持申请材料向户籍地居委会申请,居委会将申请人及家庭成员信息登记录入系统,系统自动核对,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予登记。符合条件的,系统将打印信息确认单由申请人确认签字并承诺真实性,之后由系统自动产生申请人的轮候号码,并当场将《轮候号码通知单》发给申请人。
  审查关口得把实。对保障房的申请,厦门市严格执行“五级审核、两级公示”制度,即社区、街道办、区民政局、市公房管理中心或市住宅办、市国土房产局或市建设与管理局等五级审核,社区和全市两级公示。
  选房过程“全裸”。厦门市建立了保障房选房系统,将所有的房源在互联网上公开,申请者在家就可以上网看到房屋的地点、楼盘信息、租金情况等信息,挑选自己满意的住房。市公房管理中心或市住宅办按轮候号码顺序,再向社会公布选房日期安排表,申请户按选房日期选房。当天有三次的选房机会,在等候大厅就可以看到各个选房工作台的选房结果和情况,已被选定的住房在大屏幕上立即被标示为红色,未被选定但已有选择意向的标示为黄色。选房过程完全公开,杜绝了暗箱操作。
  再看“退出关”。厦门对保障房入住户百分百定期巡查,按每1000户聘请一名巡查员进行定期巡查,如发现有违反规定使用保障性住房的住户,立即发出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对弄虚作假、隐瞒家庭收入、资产、人口和住房情况,骗购、骗租社会保障性住房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其申请资格,收回住房、责令退回租金补助款,五年内不得再申请社会保障性住房。
  在厦门,骗取保障性住房和转租牟利没有了生存空间。据统计,经审核撤销或取消申请资格2200多户,选房后按规定撤销或取消资格的有694户。(吴宏雄)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