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的养老问题一解决,我就没后顾之忧了。”近日,三明市梅列区洋溪镇上街村83岁的邓俊英老人如是说。
她的孙子徐欣进,22岁,脑瘫患者,父母在外打工,一直由邓俊英与老伴照顾。她最担心的是,自己百年后徐欣进的养老问题。“现在好了,政府给他办了新农保。730元保费,区财政补助670元,省、市财政补助60元,我们一分钱也不用交。”
梅列区是全国第三批新农保试点区,去年5月全面启动,11月4日开始缴费,人均缴费额全省县市区最高,并在全省率先对农村残疾人进行缴费补助。
残疾人享有额外补助
在洋溪镇中心地段,一家不大的理发店,干净而整洁。
店主黄凤清43岁,穿着朴素。她从小就患有精神疾病,长大后每隔一年就会发作一次,每次要到医院住上个把月,每次花费1万多元。她还独自抚养一个孩子,开理发店赚的一点钱,只够维持日常开销,每次住院的钱都由弟弟妹妹支持。
“要是自己老了,生着病,无依无靠,可怎么办?”回忆以往的担忧,黄凤清禁不住当众落泪。
去年,梅列区在全省率先对农村残疾人和农村享受低保待遇的残疾人,分别给予每人每年400元和600元的新农保缴费补助。
黄凤清得到400元补助,她弟弟还帮她交了1300元的保费。养老问题解决了,黄凤清对生活又充满了信心。
梅列区16岁到60岁的农村普通残疾人有近300人、重症残疾人95人,他们都享受到了来自区财政的400元或600元的补助。
人均缴费额全省第一
林永发是洋溪镇羊口仔村村民,近60岁,夫妻俩种了3亩多蔬菜,并经营着一片毛竹山,年收入两三万元。
去年夫妻俩做的一件事,在村里引起轰动。他俩将15年的新农保保费12万元一次性交了,选择了最高标准——每年缴纳4000元保费。
“我们区农民新农保缴费人均达到1000元,加上补交的,人均新农保缴费达1400多元,在全省县市区中位居第一。”梅列区农村社会保险管理中心主任林彧说。
去年,梅列区全面提高新农保补助标准,将月最高标准由原来的每人50元提高到90元。
该区还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农村低保户,农村计生对象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手术并发症人员等缴费困难群体,按每人每年50元标准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对农村重度残疾人,农村计生对象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残、手术并发症人员,农村45-59周岁生育两个女孩或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在省补助基础上,市、区政府再给予每人每年50元缴费补贴。
凭身份证号就可缴存
“以前到银行存取钱,要花2个多小时。现在,走路不用5分钟,在自家门口就能取钱、缴纳保费,特别是凭着身份证号码就能办理代缴保费的业务,真是方便啊!”洋溪镇饱饭坑村村民邓君淾,在村里小额支付便民点的转账电话上进行简单操作,便缴纳了当年新农保保费。
“为了把新农保这一惠民工程办好办实,在凭社保卡或存折缴费的基础上,我们又增添了仅凭身份证号码就可在三明农商银行各营业网点、小额支付便民点缴存的方式。”梅列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兰美英介绍,“这样就可避免银行账号冗长,村民不易记、易输错的问题,使村民不出村就能缴纳新农保保费。”
此外,该区还将《新农保保费缴存温馨提示》印制成宣传单发放给每个村民,村民通过看宣传单就可了解如何使用电话缴费、需缴纳多少保费。
据悉,梅列区适龄参保人数14925人,实际参保人数9000多人,其中,徐碧村、列东村、列西村三个城中村的参保率达95%以上,预计全区一年将发放500多万元养老金,覆盖全区所有的农村参保人员。(项裕兴 肖庆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