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翔安:锐意改革,让教育公平而有质量

发布时间:2019-03-05 07:29:00来源:民生资讯








  
幼儿园欢乐奔跑的学生 朱毅力 摄
  教育先行探索成立的翔安教育集团,成立不到两年时间,迅速开办了集团园9所,所有园都参照省级示范园的软硬件标准创建,翔安教育补齐资源短板、拉近和岛内的差距,展现了让人惊叹的翔安速度。
  教师编制,职称高低,不再是困扰教育资源发展的传统束缚,突破这样的体制禁锢,让教育面貌彻底改观,让孩子在较高的起点上赢得未来和成长,成了共识。
  科学化管理,集群化办学,集约化建园,综合协调,统筹推进。
  已开办的园,确保规范、科学、高品质发展;正筹建的园,加大保障、完善需求,确保如期顺利开园;正规划的园,高标准、高颜值、高要求确保深耕落地,确保未来真正把园建成高效、优质、普惠的安全园。
  翔安教育,闯出了一片天。
  迅速拉近岛内外差距 优质资源进入农村家庭
  马巷镇山亭社区,拥有5000多人口。在过往,村里的孩子们上的是村部办的集体幼儿园,场地狭小,无法容纳太多班级,经常是大班小班的孩子挤在一个班内,教师也仅有寥寥的数人。
  山亭社区学前教育此前的状态,是翔安这个厦门全市最年轻行政区学前教育底子薄、普惠性资源短缺的深刻缩影,怎么满足老百姓对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翔安教育集团的成立,给出了答案。
  2月28日上午,记者在刚刚开园一年多的山亭幼儿园内看到,漂亮的三层楼红墙建筑,每一个特别宽敞明亮的幼儿教室,绿底红色的操场小跑道上,孩子们正在自由地嬉戏、玩耍、骑脚踏车。该园园长赖思向记者介绍,一楼除了教室外,还配齐了美工坊、保管室、亲子阅读室、保健室、生活坊、教工餐厅等生活设施,二楼是中班和行政办公室、功能室,三楼是大班和多功能室。记者注意到,一楼的画室空间内,孩子们正在瓷质大缸上作画,二楼的班级转角空间内,配置了休闲的藤条小桌椅,供孩子们弈棋。
  据翔安教育集团副总校长许运庆介绍,这个幼儿园是按照省级示范园的标准建设。在园区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有附近居民来探访打听何时开园,2017年10月,该园正式开放,面向周边的山亭社区、亭洋社区两个村民集中的区域招生,极大地弥补了当地学前教育的不足。
  教育资源就办在家门口,办在农村社区、工业园区、住宅小区门口,这样的资源延伸,在翔安成为常态。2017年,教育集团开办了海滨、吕塘、山亭、许厝4所幼儿园;2018年,教育集团开办阳光城、中澳城、海翼和曾林4所幼儿园,班级数达71个,入园幼儿人数突破2000人;2019年,还将建成8所幼儿园,新增96个班级,提供5000个左右学位;2017年至2020年累计将规划建设40多所幼儿园。
  改革破冰挣脱编制管理束缚 创新财政供给释放办学活力
  公办园“编制”限制难以扩充,新办幼儿园遭遇难以进行事业单位机构登记的瓶颈,而教育公益普惠优质的大方向又要牢牢把握,这样的两难命题,如何破解?
  盯紧公办的稳定保障体制优势,吸取民办灵活机制,翔安教育集团创造性地成立教育集团,并参照公办园财政投入标准设立下属公办幼儿园,实施“1+N”集团化管理,采用由政府向教育集团购买服务的形式,打通了公办普惠性幼儿园财政资金保障渠道和优质普惠性幼儿园学位供给渠道,解决了学前教育教师编制不足、代课教师多的难题,成功破解了这一瓶颈。
  据悉,集团经费管理按“以学位定事务、以事务定经费”原则,控编而不核编,建立起了教职工“集团招聘、幼儿园用”的全员岗位竞聘上岗管理体制,许运庆说:“人员薪酬总体上参照公办学校待遇,加强岗位绩效考核,多劳多得。职称、学历等传统的事业单位考核要求不再是唯一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突出业绩导向,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养事而不养人。”
  这样的先进管理体制,自然吸引了体制内外能人的目光。
  据记者了解,开办近两年来,翔安教育集团共招聘录用11名园长,其中来自国内省级示范园的公办园园长、市级示范园的公办园园长,通过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配套出台了政策,符合《翔安区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细则》的高层次教育人才还可另行享受一次性安家补贴等引进人才优惠政策,最高可达100万元。
  灵活考核激励提升办学水平 创新教师管理夯实发展后劲
  激发内生动力,翔安教育锐意改革,矢志进取,有效提升了办学水平。
  “每学期一次,从总校长,到每一个幼儿园的园长,以及每一个老师,都要接受由市教科所专家和省优质示范园园长组成的第三方考评组的考评测试,考评结果直接和绩效工资、能力素养等指标挂钩。”
  不仅如此,教师的工资待遇主要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组成,每月的工资收入,都有可能因为状态、心理的波动而产生变化。此外,如果是园长,还要接受三年一评一聘的年度绩效考核。
  全集团统一办园规范、办园标准,队伍建设、课程教学、园所文化、资源配置形成统一方案,实现“人事财”相统一,释放办学活力。
  走进新开办的阳光城幼儿园,满眼的绿意袭来,“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要让他们自主、自由、灵动地生长,一如我们园门口的那八棵榕树”,这样的自然、自主、自由的办学文化理念,就是该园的园长陈毅华的思路。她注重将这样的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更切入立德树人,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并渗透贯彻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去。
  幼儿园去年9月3日开学,大大方便了阳光城和周边2000多住户,园里配备了专职的保健医生,教师都是全日制大专以上的学前教育专业,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高品质的幼儿园。
  早在成立之初,翔安教育集团就与上海协和教育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以委培、跟岗、讲座等合作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幼儿园环境建设、课程特色和文化内涵;去年5月,又与泉州幼儿高等专科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多样性的教师培养、培训模式,全力打造高水平的园长队伍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育集团除了定期组织集团下属各幼儿园进行教研交流活动,还与翔安区教育局制定了《翔安区教育局直属幼儿园与翔安教育集团下属幼儿园教师轮岗实施方案》,打破“编制内”与“编制外”的壁垒,以交流促成长,促进翔安区学前教育水平均衡发展。
  政府办,集团管,幼儿园用,第三方评,翔安区突破幼儿园办学“单打独斗”的局面,探索新时代学前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建设,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努力践行“让人民享更好更公平的教育”部署,这样的翔安实践经验,可复制,可推广。(记者 陈挺 通讯员 林瑞声 蔡江沈 余庆东)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