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行八闽 传递温暖

发布时间:2018-09-05 07:46:00来源:民生资讯








  《慈善法》实施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福建省大力宣传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慈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参与主体更加多元,慈善模式不断创新,慈善精准扶贫走在前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云霄县彩虹公益联合会志愿者关爱孤儿成长。
“善行八闽——海峡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决赛9月4日在福州举行。
福建工程学院为社区老人开展“壹小时亲情陪伴”。
省助困公益协会开展“病房教室”项目帮助白血病儿童。
慈善大省不负盛名
  作为慈善大省,乐善好施是福建精神的核心之一。近年来,福建涌现出许多慈善人物、慈善组织和慈善企业,策划了众多慈善项目,慈善事业发展在全国位居前列。
  据统计,近3年来,通过我省各级慈善总会接收的款物达40多亿元,其他各类慈善捐赠超过50亿元。在中国大陆主流捐赠榜单中,闽籍慈善家夺取头名已司空见惯,以2018胡润慈善榜为例,在100名中国大陆最慷慨的慈善家中,有11位闽籍企业家上榜,数量居第三位。
  在历届中华慈善奖评选中,我省共有27人次获得慈善个人称号、7个企业获得慈善企业称号、6个项目获得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称号。在今年第十届“中华慈善奖”表彰中,我省许荣茂获评“慈善楷模奖”,“穿墙引线”帮扶项目、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获评“慈善项目奖”,泰禾集团有限公司获评“捐赠企业奖”,曹德旺、傅芬芳、许连捷获评“捐赠个人奖”。
  在2016年“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评选中,厦门市位居综合指数前列,“中华慈善奖”获奖和“星级评比”数量均在全国排第6位。2017年12月底,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慈善进步指数(2017)”中,福建省排名全国第6位。
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慈善法》实施以来,我省积极制定慈善配套政策法规,已出台了三个慈善政策、一个办事指南,草拟了一个管理办法。省民政厅、省委文明办等7个单位和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慈善公益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和支持慈善公益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省民政厅、省侨办、台办、港澳办联合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港澳台胞、海外侨胞参与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宣传和弘扬慈善为本、回报家乡、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引导和鼓励港澳台胞、海外侨胞通过登记成立慈善组织、开展各类捐赠、捐建慈善工程等方式参与慈善事业。
  省民政厅会同省扶贫办印发了《关于广泛引导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通知》,把全省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推动社会组织资源供给和扶贫需求有效对接。同时,按照《慈善信托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了福建省慈善信托备案办事指南模板,草拟了《福建省慈善事业管理办法》,目前正在修改完善中。
组织体系更加健全
  完善的组织体系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努力下,目前我省慈善组织体系已初步建立。
  慈善工作网络更加健全。积极推进县级慈善组织建设,推进工作网络向基层延伸。目前,全省93个市、县(区)已全部成立了慈善会,实现全覆盖。晋江、长乐、福清、漳浦、平和、马尾、武平、上杭等县(市、区)把基层慈善组织向行业扩展,向乡镇、村居延伸。
  慈善组织登记认定有序推进。《慈善法》实施以来,我省各级民政部门严格依据《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要求,认真开展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和慈善组织公开募捐资格审核。截至6月底,全省共登记认定慈善组织561个,其中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56家。
慈善精准扶贫走在前头
  慈善是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持和补充。《慈善法》实施以来,我省共投入10亿多元,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作用,持续推进实施精准扶贫慈善项目,在“助老、助困、助学、助孤、助残、助医”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效果。
  产业扶贫。引导鼓励我省民营企业参与“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充分利用贫困村资源优势,通过产业扶持,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如,春伦茶叶集团与罗源叠石村、中房村等村签约结对,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模式,建立茉莉花、茶叶种植基地,带动2400多户农户每年增收3万元。
  健康扶贫。省慈善总会与上海远大心胸医院联合开展了“心动八闽”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救助项目,为三明、莆田、南平等市200名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开展免费救治。同时,与中华慈善总会合作开展“格列卫”“达希纳”等药品援助项目,2017年共为1.2万名患者提供救助,发放药品总值近3亿元。福建省日行一善慈善基金会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开展“伸出援手·点亮生命——贫困家庭帕金森患者慈善医疗救助项目”,捐助120万元为每个患者提供8万元救助资金,目前已有4名低保户、贫困户成功接受手术。
  教育扶贫。2017年,黄其森出资3亿元,向福州一中捐建福州一中·泰禾书院,创下了国内基础教育领域最大单笔公益捐款纪录。省慈善总会2017年资助全省在校高中孤儿生500人,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1200元,帮助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500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此外,在扶老助老、救孤助孤、救灾救难、文化助残等扶贫领域,福建也都走在前列。
慈善参与主体更加多元
  《慈善法》实施以来,我省积极引导公益慈善组织、信托公司、医院、企业等社会力量通过策划慈善项目、开展慈善活动、设立慈善信托等方式,参与慈善事业,主体更加多元。2016年9月1日,我省成功备案了全国首支慈善信托——“兴业信托·幸福一期慈善信托计划”。两年来,该信托计划实施了“农村幸福院医疗保健用品项目”“兴未来社区儿童关爱项目”等,向96所农村幸福院捐赠电子血压计等医疗保健用品,惠及老人和儿童1000余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上海远大心胸医院积极与我省公益慈善组织联系,共同开展慈善医疗救助项目,社会反响热烈。
  此外,团省委与省民政厅积极开展“青春同行”助孤行动,省侨联积极开展“百侨帮百村——共建美丽乡村”活动,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省留学生同学会积极开展“爱心报国行动”项目。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村信用社、福建紫金矿业有限公司、福耀玻璃集团、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福建达利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也都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慈善模式更加创新
  我省积极倡导、探索公益慈善的变革创新,通过模式创新、行为创新,促进慈善事业全方位发展。
  模式创新。随着《慈善法》对互联网募捐的规范,我省积极探索“互联网+慈善”的发展模式。2017年9月,指导深圳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在我省举办“腾讯99公益日福建公益生态发布盛典”,将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项目和留守儿童帮扶项目,作为福建公益慈善的优先项目进行宣传推广。南平市慈善总会联合福建省圣农实业有限公司,通过腾讯“益行家”平台,号召网民线下徒步行走,线上捐赠步数,筹集善款。
  行为创新。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大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莆商为家乡建设慷慨解囊,建立公益队伍,全村募集400万元为留守老人建设农村幸福院,为196名贫困学子发放助学金,修建石码小学水泥路等,成为传承公益新家风的好做法。此外,我省闽南地区家族慈善理念也发生了巨大转变,红白喜事不比花钱比捐钱。如晋江慈善总会向全体理事会成员发出移风易俗,婚丧喜庆节约简办,礼金捐作善款的倡议,收到的捐献礼金总额超过13亿元。
  [编者按]
  在《慈善法》实施两周年之际,由省民政厅指导、省慈善总会主办的“善行八闽——海峡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日前举行。据悉,这是福建省级层面首次以项目大赛的形式征集和展示公益慈善项目,助推公益慈善事业发展。
  在4日大赛决赛现场,共评选出最佳优秀项目奖13名、最佳服务项目奖8名、最佳人气项目奖5名、开拓创新项目奖3名、评委特别提名金奖1名。
  活动现场,公益慈善组织代表发布倡议书,呼吁全省各公益慈善组织勇于担当,做坚定参与者;发挥优势,做助力实践者;依法依规,做示范带动者;共同传递一份公益慈善践行者的坚持和热情,携手共同奔向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倡议书
全省各公益慈善组织:
  扶贫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乐善好施,是福建精神的核心要义,也是实践中国梦的时代要求。目前,我省还有2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20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4286人没有摆脱贫困,亟须帮扶。从现在起,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不到3年时间,要如期让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亟须举全省之力,携手奋力攻坚。
  公益慈善组织是发展慈善公益事业的重要载体,是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纽带,是扶贫攻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更是公益慈善组织发展壮大的重要舞台和现实途径。在《慈善法》实施两周年及第三个“中华慈善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善行八闽——海峡公益慈善项目大赛”顺利举行了,这次入围的30个项目中近半数是扶贫济困类公益慈善项目,众多公益慈善工作者都在为脱贫攻坚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此,我作为公益慈善组织代表,向各位真诚倡议:
  一、勇于担当,做坚定参与者
  助力精准扶贫任务艰巨,使命光荣。古人云:“见善勿怠,时至勿疑。”让我们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广泛动员单位会员、个人会员积极参与,壮大脱贫攻坚的参与范围和力量,营造人人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让扶贫助困、奉献爱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二、发挥优势,做助力实践者
  发挥公益慈善组织自身专长和优势,精心策划活动项目,主动作为,积极参与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志愿扶贫等脱贫攻坚重点领域,主动关爱贫困地区群众,帮助解决最需要、最迫切的问题,助力精准扶贫,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发展。
  三、依法依规,做示范带动者
  让我们自觉践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建立健全公益项目运作规范管理制度,及时全面公开慈善项目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依法依规进行,争做爱国为民、传递爱心、履行责任、遵纪守法的先锋模范。
  浩渺长河,征途漫漫,一个共同进步同步富裕的社会才能孕育出更加丰沛的未来。期待着来年,第二届海峡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尽早开赛,我们将有更多的扶贫攻坚项目参与。也希望我们一路同心,共同传递一份公益慈善践行者的坚持和热情,携手共同奔向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八闽慈善,助力扶贫,有您更温暖!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