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福州街头随处可见穿着各式各样防晒服的骑车人。
五花八门的防晒服
炎炎夏日,市面上的防晒用品五花八门,各式防晒服大行其道,不论是集贸市场,还是正规商场,都有防晒服卖。
“我对防晒服的要求是,防晒力强、透气、轻薄,最后还有款式问题。”消费者吴女士说。记者在市场上调查发现,一件夏季的空调衫一旦打上防晒的标签,价格就会上一个台阶。防晒服真的防晒吗?
在福州鼓楼区一家服装店,记者拿起一件挂着防晒服标志的外衣,销售人员热情地向记者介绍道:“这衣服防晒,价格也便宜,就几十元。”记者指出,这面料是雪纺的。“这是雪纺,也是叫防晒服,外搭的衣服,穿上总比不穿要防晒一点是吧?”至于是不是真防晒,她表示不知道,对于哪种料子的防晒效果好,她也不懂。
随后,记者又来到附近一家大商场。在2楼一处卖防晒服的专柜,记者看到,某品牌的一款防晒服,标价290元,衣服合格证上写明的品名却是“弹力皮肤衣”,成分是“95%锦纶、5%氨纶”。销售人员说,这里的防晒服都是同样材质的。按照防晒效果不等,售价从290元到500多元。
虽然都号称能防晒,记者向商家询问防晒衣的防晒指数到底有多高,大多回答比较模糊,就连不少大品牌的导购员,对防晒服的介绍也仅限于面料,至于是否能防紫外线、防晒指数有多高,则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有防晒功能的衣服≠防晒服
市场上的防晒服便宜的只要十几元,贵的大几百元。记者发现,很多衣服号称是防晒服却没有标明防晒效果,对于防晒服的材质,销售人员也并不是很了解。标有“防晒服”字样的衣服材质多样,有棉的、涤纶的、锦纶的,还有多种材质合一的。那么,哪种材质防晒功效好?什么才是真正的防晒服?
专家指出,防晒服和具有防晒功能的衣服是要严格区分开的。防晒服是指通过专业检测鉴定,UPF(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40%且UVA(长波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的衣服。而具有防晒功能的衣服则概念模糊,可以是经过防晒工艺处理的,也可以是一般的服装材质,因为即使是没有经过防晒工艺处理的普通面料,也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防晒效果。
一般来说纺织面料都具有一定的防晒性,而且织物厚度越厚、密度越大、颜色越深,其防晒效果就越好。如果不透光加上还有较致密的涂层,它的防晒效果就更理想。各种面料的防晒系数大小:牛仔布>涤>棉>毛>锦纶。防晒性能比较好的防晒服,是因为在生产的时候添加了一些防晒物质。
价格高≠防晒效果好
“我在淘宝上买了真丝防晒口罩、真丝防晒服,最后发现没什么防晒作用,出去玩,还是晒伤了。”福州消费者小琳抱怨说,很多防晒衣只是噱头,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也有遮阴效果,但透气性很差,也基本没有防晒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防晒衣质量参差不齐,该如何选择呢?业内人士建议主要是根据面料、颜色、标签来判断。
通常优质的防晒服面料轻薄、透气,能折叠成巴掌大小,方便携带。就面料而言,在化学纤维中,涤纶的防晒效果最好,其次是锦纶,人造棉、丝的防晒效果差一些,而天然纤维中亚麻的防晒效果最好。
此外,正规防紫外线产品,在标签上都应标有国家标准的编号及UPF值。如果UPF的测定值大于30,并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标识为30+;如果UPF的测定值大于50,且UVA的透过率小于5%,标识为50+。如果标签上没有这些指标,就说明其不具备抗紫外线功能。所以,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看清楚衣服上标注的防晒系数,不是价格越高,防晒效果就越好。(本报记者 林智岚 文/图)
选购防晒服注意两个指标
防晒服是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的新生事物,消费者对它的认识并不多,因此目前市场关于防晒服的叫法也比较混乱。国内能检测防晒服防晒功能的机构也比较少。
防晒服的标准说法是防紫外线产品,主要防的是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根据国家质检部门出台的《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中对纺织品的防紫外线功能的规定,只有当产品UPF(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30,且UVA(长波紫外线)透过率小于5%,才可称为“防紫外线产品”。
选择防晒服时,注意标签上防紫外线性能的这两个指标,即UPF值和UVA值。UPF值越高,防晒效果越好。不要被皮肤衣和防风衣迷惑。不少商家拿皮肤衣、防风衣来冒充防晒衣,辨识的方法还是要看标牌中是否有UPF指数的相关说明。
此外还需注意的是,在日常使用上,反复洗涤、穿着拉伸和潮湿环境等情况会降低衣服的防紫外线的功能。(林智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