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家庭医生履约进行时

发布时间:2018-05-31 07:01:00来源:民生资讯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作为保障群众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举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正在全国推广。莆田自去年全面启动部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不断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设,积极探索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和群众贴心人的服务模式。目前,全市组建了600多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居民签约覆盖率35%,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65%,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签约覆盖率达到100%。
  “签约”之后,如何“履约”,让基层医疗服务落到实处?这是重点,也是难点。莆田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同时,围绕“履约”做足了文章。去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同比上年增长超过15%,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荔城区新度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进村入户为群众做健康随访。
莆田市卫计委主任黄玉明(中)向群众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打造“健康守门人”
  测血压、指导用药、嘱咐日常健康管理常识……5月25日上午,莆田市荔城区新度卫生院的医生胡淑琴、护士黄梅峰,以及荔城区新度镇港利村卫生所所长彭丽琼一行,来到港利村村民范素美家中,为其做健康随访。“血压还是有点偏高,需要调整用药,饮食和生活习惯上也要多注意,别累着了。”体检结束后,胡淑琴细心地叮嘱范素美。
  今年54岁的范素美患高血压10多年。自2015年签约家庭医生,范素美在家里就能享受诊疗服务,出门步行几分钟就能到村卫生所进行健康体检,还能定期参加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活动。“不用专程跑到镇上卫生院看病、拿药了,医生经常来家里给我体检、进行健康指导,不仅省时、省力、省钱,心里也踏实多了。”范素美说,有了家庭医生的健康指导,自己的健康管理意识也逐渐提高,“体重由原来的84公斤降到了67公斤,也更注意饮食和锻炼了”。
  作为莆田市唯一的省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联系区,2013年7月,荔城区以辖区新度镇沟口村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在此之前,我们就已经开始家庭式医生服务的探索。”荔城区卫计局基层卫生股负责人邱立娴介绍道,自2013年起,荔城区连续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百村入千户访万人’主题实践活动”,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团队为基础,结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要求,开展特色服务,推动各医疗卫生单位基本公共服务团队人员重心下移,健全完善各基层医疗单位医务人员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百村入千户访万人’主题实践活动可以说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一个雏形。”邱立娴说,去年,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百村入千户访万人”主题实践活动,荔城区又制定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乡村行”实践活动方案》,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每月开展不同形式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乡村行”实践活动,通过义诊咨询、知识讲座、入户上门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知晓率,同时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履约率”。
  “经过多年实践,荔城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不断创新方法,为全市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莆田市卫计委基层卫生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负责人许怡麟介绍道,2015年,莆田将荔城区列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试点。并自去年7月起,在全市全面启动部署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随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推广,莆田群众拥有了“健康守门人”,截至目前,全市签约人数达137万,签约覆盖率35%;重点人群签约85.9万,签约率65%;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签约覆盖率达100%。
基层首诊更普遍
  “成为签约家庭医生后,我和患者之间已经不仅仅是医患关系,还存在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72岁的荔城区新度镇港利村卫生所医生陈玉树行医40多年,面对“家庭医生”这个新角色,陈玉树坦言,“过去,我的主要工作是为群众治病。现在除了治病,还要化被动为主动,为每一名签约对象做好健康管理工作。”
  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中,作为最基层的医疗单位,村卫生所除了此前的医疗服务功能,还逐渐担负起更多群众健康管理的职能。在港利村卫生所,一摞摞档案材料整齐存放于档案柜中,每一名签约对象都有个文件夹,患者信息、签约书、病例,甚至医生的每次问诊经历都会存档。“签约对象主动求诊或家庭医生入户随访后,都要认真做好诊疗和随访记录。”前往范素美家前,彭丽琼从档案柜里找出范素美的专属档案,并在入户随访后,详细填写了当天的随访情况。
  “我们与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建立了医联体,共同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双医两员’模式,即团队由专科医生、全科医生、慢性病健康管理员、慢性病健康访视员组成。其中,专科医生由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专科医生担任。基层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则作为健康访视员,形成二级服务团队,夯实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邱立娴告诉记者,目前,荔城区组建了120多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级团队,并对一级团队的职责进行分工细化,将村卫生所作为网底,发挥基层乡村医生作用,形成了240多个二级团队,强化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功能。
  “随着基层医疗机构服务功能的不断强化,更多的患者看病选择基层医疗机构。”莆田市卫计委主任黄玉明说,家庭医生能够在疾病预防和诊治方面提供专业意见,让群众在就医选择上更为理性,不再盲目地向上级医疗机构聚集。同时,通过签约家庭医生,群众可以更快、更精确地联系到上级医院的专科医生。
  “更多群众选择留在基层首诊,这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制度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黄玉明说。而来自莆田市卫计委的一组数据,也正好为莆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写下了美丽注脚:去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同比增长超过15%,群众看病更加方便了。
建章立制保实效
  莆田自去年底开始开发“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系统”,该平台上共设置有五个模块,即签约、签约筛选、团队管理、协议设置、管理指标设置等。“这个系统,实际上就是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各项核心指标的线上量化考核平台。”据许怡麟介绍,该平台目前尚处于试运行阶段,预计将于8月底正式上线,今后将对家庭医生的履约情况、服务质量、签约对象满意度等核心指标进行量化考核,促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高质量履约。
  “家庭医生服务要签约数量更要履约质量。”黄玉明介绍道,目前,莆田全市组建了600多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服务百万签约对象。为杜绝签约服务停留在“笔头签约”层面、签约后少服务或不服务现象,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规范服务、认真履约,莆田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不断优化签约服务内容内涵,加强签约服务质量考核。
  考核促实效。5月25日上午,许怡麟与城厢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组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督查小组,深入荔城区进行督查。当天下午,许怡麟又与仙游县卫计局的相关负责人深入城厢区开展督查工作。督查中,督查小组一行围绕签约率、履约情况、服务质量、签约对象满意度等核心指标进行逐项督查和考核。“我们实行市级一年一考核、县区半年一考核、基层卫生院实时考核机制,各县区交叉式互相督查,以保障督查、考核和评估工作的严密性和公正性。”许怡麟说。
  同时,莆田建立了签约服务激励机制——明确了家庭医生签约团队通过提供优质签约服务可以获得合理报酬,签约服务费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绩效工资总量之外,单独核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中医保基金承担的部分,按照签约服务完成情况给予支付;此外,在职称评聘、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也重点向承担签约服务工作的人员倾斜。
  “家庭医生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保障为方向,实现了医疗卫生服务由单向的、被动的‘服务提供者’,向双向的、主动的‘提供服务者’转变。只有有效履约,才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医疗改革的红利。”黄玉明说,下一步,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莆田将继续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重点向提质增效转变,做到签约一个、履约一人、做实一人。(欧碧仙文/图)
  
记者手记>>>
有效履约方显“真本事”
  签约家庭医生的积极意义,让群众对签约之后的实际“红利”尤为关注。当群众有医疗服务需求时,家庭医生能否真正做到“招之能来,来之能医”?这不仅是群众的困惑,也是各地相关部门要着力破解的难题。
  有效履约,是打破群众对家庭医生持“观望”态度的关键,也是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金字招牌”。
  如何促进家庭医生有效履约?医疗服务水平决定了签约家庭医生的生命力。而提升家庭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则需要完善家庭医生的职业准入制度和激励机制。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家庭医生的业务培训、提升团队医疗服务水平;同时,创新出台鼓励机制,鼓励更多优质医疗资源和医生团队加入家庭医生服务队伍,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群众得到实实在在而又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值得期待,但只有实现医生履约与签约对象的良性互动,服务才能提质增效。在这一点上,莆田已经打出“真情牌”,家庭医生“乡村行”“微服务”等创新举措,让家庭医生成为群众的贴心人,使医患成为“好朋友”。
  我们乐见家庭医生走进万家,也期待每一位签约群众,都能真正享受到家庭医生服务的“红利”与温暖
。(欧碧仙)
  
延伸阅读>>>
家庭医生“微”坐诊服务群众零距离
  5月24日上午,一位网名为“甜甜”的荔城区新度镇沟口村村民在沟口村家庭医生服务群里上传了一张儿童的手部特写照片,并向自己的签约家庭医生询问“孩子长痱子应该如何护理”。“甜甜”的签约家庭医生、沟口村卫生所医生林永新很快就在群里做出回应,不仅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指导意见,并且耐心细致地分享了相关的健康护理常识。
  如今,这种普通群众与家庭医生零距离互动,真正实现“家门口看病”的现象在荔城区越来越常见。“有了家庭医生随时随地的指导,心里踏实多了。”这是群众的普遍心声。
  家庭医生“微”服务是荔城区新度卫生院为满足农村群众就近就医需求推出的一个举措。“辖区内群众用微信就可以和签约的专属家庭医生联系,享受健康诊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通过服务,我们实现让医生走进家庭,让家庭拥有医生,零距离接触,零距离服务。”新度卫生院副院长陈建说。
  沟口村是陈建与他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对口包片村,目前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500多户。“今年年初,我们在沟口村试行家庭医生‘微’服务。起初入群的还只有十几户。对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家庭医生‘微’服务,不光是群众,我们也一直走在探索与完善的路上。”陈建认为,只有让群众真正从中获得实惠和便利,才能与群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与互动,让群众真正有归属感和获得感。
  针对群众的健康咨询及时进行线上诊疗,根据服务对象的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日常分享健康生活小常识……由于细致入微的零距离服务,沟口村家庭医生服务群渐渐成为沟口村的“网红”,在群众的口口相传之下,目前已吸引140多户签约服务家庭入群。
  有了沟口村家庭医生“微”服务的成功经验,新度镇的龙头村也紧随其后,正在推动家庭医生服务微信群“走”入千家万户。但陈建的目标还远不仅于此。
  “目前,全院组建了19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初步形成以群众为对象,全科医生、全科护士、健康管理员、健康访视员的‘双医两员’为主体服务模式,在全镇签约1.4万多户,服务群众3.4万人。”陈建说,下一步,新度卫生院将在新度镇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微”服务,搭建医患双方交流平台,更好地促进家庭医生服务履约工作,打通服务群众健康“最后一公里”。(欧碧仙)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