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屿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内,网格员在处理、派转后台事件。郭小宇 摄
上月底,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市长李建辉先后带队深入秀屿区调研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林宝金表示,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服务民生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一批颇具“莆田特色”的经验做法。他要求各级、各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博采众长、提炼提升,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创新社会治理和服务举措,回应群众需求,提高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能力,努力把城乡综合执法和服务治理网格化工作打造成莆田社会治理的亮丽名片。
两年来,秀屿区深入推进网格化工作,创新“网格+N”工作模式,在综合执法、服务民生、城市管理、治安防控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由该区创新推出的“网格+禁毒管理”和“网格+智慧环保”两项工作分别被省、市推广,2017年,秀屿区获评省级“平安县区”,综治工作位列全市前列。
因地制宜 网格为民生
“秀屿区网格化工作后来居上且很有特色,就‘在农村地区如何开展网格化’这一问题给出了非常好的答案。”莆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飞亭说。
秀屿区地处沿海,三湾环绕,下辖7个乡镇,拥有100多个大小岛屿,外出人口及留守老人、儿童多,区情较为特殊。为此,秀屿区在发展网格化及人员配备、平台设置上十分注重实管实用,讲求精准精确。
兼顾“规模适度”与“无缝覆盖”,秀屿区建立了7个镇级分中心、35个村级社会治理网格站、下设单元网格511个。共配备35名网格民警,223名网格信息管理员,288名网格巡逻巡查员以及131名综合执法员。
20日上午,埭头镇石城村的网格员王伟珍背上工作包出发了,她骑着电动车,来到72岁的老人林春花家中,为其送来一张老人卡。“这姑娘就像自家人一样,经常都能看到她在村里‘串门’,有时还帮着我们做卫生、干农活。”林春花笑着说。
社区网格员是开展具体服务工作的基本力量,网格员化身便民服务的流动窗口,能有效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秀屿区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开展至今,网格员代办送达一卡通、身份证、残疾证、老人证等共计6441张;落实一次性告知,实现了商户一趟办结并协助办理证件5403张,办证数同比增加1109张;同时走访、帮扶困难群众560户。
平海镇东湖村“老胡调解室”是当地的“金字招牌”。老党员胡梦新退休后仍发挥余热,积极协助各村解决各类矛盾纠纷逾百件。而“老胡调解室”就设在东湖村网格站。网格员入户时若遇矛盾纠纷,便发挥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初步化解,若调解难度大,便引流至“老胡调解室”,长此以往,当地的矛盾纠纷化解初步形成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站”的良性循环。
在网格化建设中,网格员下沉基层、入户走访,在收集社情民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应登尽登、应汇尽汇、完整准确”的原则,两年来,该区的网格员队伍共采集基础信息89万余条,实现辖区内人、事、地、物、情、组织六要素的综合管理,为治安隐患点、矛盾突出点等各种热点难点问题的分析研判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代办、送证、寻人、查纠……如今,进村入户、走街串巷的专兼职网格员、巡逻巡查员,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执法高效 山青水更美
18日上午,在秀屿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网格员洪丽娟打开莆田市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点击综合事件管理,选中“区环保局”,接着进入事件查询,开始着手处理黄灯提示的事件。洪丽娟告诉记者,每一事件录入平台并被流转派出后都会有一定的办结时限,网格员则是这些事件的“追踪者”。
洪丽娟随机点开了一个绿灯事项,事件显示,15日上午,网格员黄丽珍在月塘镇双告山村发现一处河道漂满塑料泡沫、垃圾,她当即将该情况拍照上传至平台。很快,事件被分流到月塘镇政府,一支由镇、村干部、网格员组成的综合执法队伍立即出动,第一时间将河道恢复原样。次日,网格员黄丽珍重回现场,将整洁平静的河道照片通过“事事通”手机传回平台,并结案。
今年3月起,秀屿区全面开展“2018利剑斩污·清水”专项执法行动,网格员队伍作为“搜索引擎”,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去年5月1日,秀屿区在全市率先开辟环保问题投诉专题热线,将环保监管纳入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体系。热线开通7个月,便解决了489件有效投诉案件。当时,网格化中心指定专人,将群众反馈的环保问题一一收集,再流转至区环保局,环保局办结事件后,复函至网格化中心,这一来一去在中间环节耽搁了不少时间。
“为打破部门间条块分割、责任不明的藩篱,加强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的联动协作,推进网格化服务更加精简、高效,我区开始推行‘五中心合一’。”秀屿区政法委副书记林志成介绍说。今年1月,秀屿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吸收视频监控中心、交通管理中心、数字城管中心以及综治中心,形成了互联互通的全区数据中心,实现上下数据共享,事项流转。同时,公安、城管执法、卫计、环保、食药监等16个部门的加盟,为秀屿区治理网格化工作打开了“统一指挥、整体联动、快速反应、责任落实”的服务治理新格局。
多部门入驻网格化中心后,事件流转、解决速度明显提升。以环保治理为例,区环保局派驻人员能够直接在中心同群众对话,同时将事件分派给负责的相关部门,有效省去中间环节。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受理环保类案件800余件,办结率100%。去年7月,莆田市环保网格化工作现场会在秀屿区召开,相关经验已在全市推广。
成果丰硕 品牌多样化
两年来,秀屿区结合区情实际,创新“网格+N”工作模式,打造了独具秀屿特色的“网格+基层党建”“网格+禁毒管理”“网格+智慧环保”“网格+服务企业”等共计13个网格品牌。
徐晓芳是笏石镇岐厝村的一名网格员,17日一早,她便前往老党员黄桂荣家中。今年80岁的黄桂荣因腿脚不便,已经很长一段时间缺席了每月15日的党员活动日。于是,每次活动日之后,徐晓芳便会带着当天的学习材料、会议内容来到老人家,为其“送学上门”。
“针对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级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等现状,我区充分利用网格员队伍,有效服务农村党组织,严格规范落实好党的组织生活。”林志成说。
今年4月,秀屿区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挂牌成立党支部,并开辟党员活动室,全面推行“网格+基层党建”。按照规定,每月15日前后,由网格员深入到农村支部,参加主题党日活动和“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并通过“秀屿云党建”微信平台,实时上传会议信息,作为参考依据。
2017年6月14日,全省吸毒人员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现场会召开,秀屿区在会上做经验介绍,向全省推介秀屿“网格+禁毒管理”特色品牌。2017年,秀屿区创新推行“135”禁毒管理网格化服务模式,紧紧依托网格平台,从源头上强化吸毒人员动态监管,同时还依托秀屿区去年成立的全市首个禁毒教育基地,加强宣传教育,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推动禁毒工作社会化。工作开展至目前,全区社区戒毒(康复)报到率达100%、吸毒人员戒断率达60%以上、吸毒人员管控率达80%以上。
秀屿港是全省两散核心港区之一,现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7个,拥有以石门澳产业园为代表各类临港产业企业,以及上塘珠宝城、笏石工业园区等地各类大中小企业。服务辖区企业,也成为网格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提供从宣传政策到量身定制服务事项等各项贴心服务。
辖区内的流动人口管理,由网格员按要求登记并拍照上传、录入治安系统,同时,网格巡逻队例行对产业园区进行治安巡逻,配合消防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对未办理工商执照的新生企业店铺,工商局工作人员根据网格员提供材料主动与业主联系,按照要求办好证件后,通知业主签收领回,有效节省了企业业主的时间,真正把便民服务搬到企业家门口,变“群众奔波”为“服务上门”。(陈汉儿 林建星 陈敏 柯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