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每个居住人口在十万人以上的标准街道中,都将设置一个社区书店。近日,市规划委对《厦门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6年版)进行补充修订,在街道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表中新增“社区书店”项目,以期在规划层面为城市发展建设预留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空间。这也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的号召,加强厦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书店正消失在城市中,在中央连续出台实体书店财政和税收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在技术变革和市场竞争的双重推动下,一些品牌、特色实体书店如社区书店、体验书店等新型书店的出现,满足了读者多样性的文化需求。这些实体书店主动转型升级,重新焕发出活力,取得可喜的进展。此次对《技术规定》进行补充修订,就是要重点解决书店在社会配置中空间缺失的问题。
原版的《技术规定》中就已经要求,每个居住人口在十万人以上的标准街道中,都要设置一个图书馆、一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社区书院)。而此次的补充规定明确,将社区书店也纳入厦门市标准街道(十万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项目当中,每一处社区书店建筑面积将在300平方米左右,且都要紧临城市道路并设置独立出入口。若要在商业设施或住宅底层商业空间设置的,也要在地面层设置部分经营面积。
此外,此次补充规定还将标准基层社区(一万人)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项目指标表中的“社区运动场所”修改为“社区健身公园”。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解释,社区健身公园在建设中更强调将居民的运动健身功能和公园的绿地建设有机结合,以满足不同要求的居民休闲健身需求,增加公共开放空间的人气,提高公共场所利用率。希望通过如此改动,设置更加便民的健身设施,营造全民健身的氛围。(袁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