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将在三年内建成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

发布时间:2018-05-11 09:43:00来源:民生资讯









  
  未来三年,厦门市将打造一个快速有效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要在全市布设1420处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终端,覆盖所有中小学和部分社区(村)。一旦周边有破坏性地震发生,警报就可以抢在地震波到来前在这些地方自动发布。这是市地震局局长毛松林昨日在参加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时透露的。
  
可提供应急处置时间
  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利用电磁波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规律,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震中周边地区之前,发布预警信息。它能提供几秒至几十秒的应急处置时间。别小看这短短的几秒几十秒,毛松林举例说,通过一定的宣传和训练,地震预警可以提醒震区的人们紧急采取措施逃生避险,不会被强震打个措手不及;预警信号发出后,行驶中的列车可以减速避免出轨翻车,输油、输气管线就可以提早关闭避免漏油、漏气引起污染或火灾,核电厂等重大工程可以提前采取应对措施避免次生灾害等。
  
专用接收终端拟建1420处
  地震预警信息要确保发挥减灾实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设快速有效的信息发布系统。毛松林说,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福建省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从2018年至2020年,厦门市要规划建设面向学校、社区(村)的地震预警信息专用接收终端,规划建设任务数为1420处,中小学校要实现全覆盖。
  那么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毛松林介绍,当地震发生时,地震监测台站拾取到地震信号,利用电磁波将数据传输到预警中心,预警中心的自动化设备在极短的时间内将预警信息通过高速网络分发到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终端,再利用高清显示屏和高音喇叭等设备,向人们发出警报。
  
广泛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和演练
  目前,地震预警信息接收终端的选址工作已全面展开。毛松林说,下一步,除了加快地震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建设,他们还将广泛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和相应演练,使相关行业和民众能正确掌握预警信息和行动,最终体现地震预警减灾效果。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