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有境 服务无境

发布时间:2018-03-22 07:24:00来源:民生资讯









  走进莆田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不见过去等候的长队,前来办证的群众拿着填好的申请表坐在座椅上等待叫号,大厅宽敞整洁,填表区、拍照室、收费处分布明确,运作有序。
  近年来,莆田市公安出入境管理支队坚持主动作为,积极行减政、惠民之策,不断推出系列便民利警、群众受益的新举措,实现了出入境管理工作提服增效、提档升级。去年4月,莆田市公安出入境管理支队被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先锋号”荣誉称号。
荔城区公安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内,民警指导一位小学生进行人像采集。
  
在莆田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群众正有序进行业务办理。
软硬件更新,高效又利民
  “这回要和几个老朋友一起去金门看看,趁还走得动。”19日上午,记者在城厢区公安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见到64岁的林福春,他正在民警的指导下采集个人信息,其他几位同来的老者,已经在排队缴费了。“我们这些老头都是第一回来办证,什么都不懂,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服务周到,一来就能办,马上就能好。”林福春欣喜地说。
  像林福春这样“毫无准备”就来申领证件的人很多,他们通常仅携带一张身份证或者一本户口本,便匆匆走进接待大厅。
  填写《中国公民出入境证件申请表》是申领证件的第一步,申请表需要附上个人二寸证件照。早期,未携带照片的群众往往要为此懊恼不已,或者返回家中取照,或者去临近的照相馆补拍,耗时又费劲。为此,2017年11月起,城厢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科推出便民新举措:针对未携带证件照的群众,民警可从人口系统中直接调用群众个人照片,套用在已经设计好的申请表上,再打印出来交由群众填写完善。
  “这对我们的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增加了工作量,但这一做法避免群众来回奔波,为他们减轻了负担。”城厢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长孙秋兰说。
  “我刚刚办完港澳通行证,上午十点过来,算上排队,不到半个小时就办好了,以前至少要花半天时间,实在是烦人。”在仙游县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来自仙游县游洋镇的林新颖告诉记者,过几天,她打算和大学同学去香港玩一趟。
  仙游县共有人口113万人,每年办理出入境证件高达4万人次。遇到高峰期,不得不实行限号服务,给群众带来极大不便。
  去年9月,仙游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窗口自助填表机和签注卡式自助一体机正式投入使用。申请人只需把自己的二代身份证放在设备的读卡区上,点击办理证件种类,机器就自动形成表格并打印,方便群众,提高效率。适用于港澳台卡式证件再次签注的签注卡式自助一体机,申请人把有效的卡式港澳通行证插入设备读卡口,选择要办理的签注种类,根据提示自助交费后就可自动完成签注,花费时长从原来6个工作日缩短到现在的3分钟,实现立等可取,现场办结。而原先,主要手续办理完成以后,还要到窗口前台办理打表、填表、受理、缴费等证件邮寄手续。
  “出入境办证大厅自助填表机和签注卡式自助一体机投入使用后,手续更简、惠及人群更广,极大提升了公安出入境办证窗口服务质量,更好地便民利民。”仙游县公安局出入境大队长林志勇说。
服务人性化,窗口更亲民
  办事窗口是政府与群众面对面、点对点服务和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最能反映政府部门办事效能的“晴雨表”。
  春节期间,众多莆籍乡亲、外地学子纷纷回乡过年,加上持续火热的春节境外旅游热潮,全市各出入境接待大厅一度人满为患。
  正月初七至十五这些天内,仅荔城区公安分局出入境接待大厅的两个窗口,便办理了共2682笔业务。吴志锋是荔城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科的副科长,自2014年初区级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科设立以来,他便一直在窗口服务。回忆起春节期间的办证热潮,吴志锋表示,那段时间几乎都是中午1点才下班。
  在大厅靠墙一侧的桌面上,记者看到一个便民服务箱,里面有老花镜、应急药品、针线,边上是自助充电站,配备了各类手机型号的充电器,一应俱全。
  因为办证流程、时间被大大压缩,实际上这些充电设备平时很少有用武之地,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基本上10分钟就搞定全部手续离开,除开高峰期的排号等待,几乎不会有群众滞留情况。
  来自仙游的刘智施是个年轻的90后姑娘,她来办理自己的港澳通行证。一进门,便熟络地到咨询台领表、填表,然后走进拍照室整理发型、着装,转身在镜头前坐下,打印相片的机器“咔咔”地吐出一版整齐的二寸照。从她进门到离去,前后仅花去13分钟时间。
  为给群众更大程度地提供方便,荔城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科引进了社会化服务,拍照室配有相片打印机和复印打印一体机,有需要的群众可以在一处解决多种需求。
  针对“老、孕、婴、残”等特殊群体及急件申请人,全市各出入境管理窗口还设置了绿色通道,优先为其办理业务,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同时推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措施。
  去年4月14日中午,三位神情焦急的群众出现在仙游出入境管理大队办证窗口,急切地向民警询问护照加急办理的申请条件,原来,申请人蔡女士的父亲在越南出了事故,他们需要尽快办理护照赶往越南。在核实相关情况并向领导汇报后,民警立即为其开通绿色通道,第一时间与上级出入境管理部门联系解决。层层接力之下,在第二个工作日,三位申请人的护照便制证完成并顺利寄出。
网点向外延,群众更满意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出入境证件申领的部分业务,同样也覆盖到线上,一部手机,一台电脑,轻松完成各类预约查询。从港澳旅游签注申请到港澳定居分数查询,从网上预约到办证进度查询,都可以通过网络完成,为群众提供了全新的服务体验。
  今年,莆田全市出入境办证大厅由原来6个增加到7个,受理窗口由17个增加到21个,出入境受理点达到县区全覆盖,重点涉外乡镇、边远海岛全覆盖的目标,实现了就近办证、延伸服务和科学分流。
  秀屿区南日镇有近6万人口,每年申请办理出国出境的人数达3000多人,以往每人办证往返的交通开支都要300元左右,超过办理证件所需花费,再加上天气变化影响,海岛时出入境;服务;群众;公安分局出入境常出现停航情况,这又为群众产生了留宿的费用。2013年,秀屿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在南日岛设立受理点,成为全省首家海岛上的受理点,年均业务受理量达4500余人次。
  南日镇岩下村村民陈少琦是这项便利的受益者之一,从前他想去香港旅游,只能到区公安局办证大厅办理港澳通行证,早上要很早起床赶路,又是坐船,又是换乘公交,前后花费近3个小时。
  “这次带女儿去办港澳通行证,就在家门口,太便捷了,而且花费特别低!”刚从受理点走出的陈少琦说。如今,南日岛上的居民完全不出岛就可以办理出入境业务,每年可为岛上群众节省费用40余万元,真正实现“最多跑一趟”。
  不仅受理点覆盖面越来越广,窗口接待群众的时长也在不断延伸。公安出入境窗口工作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六,方便上班族、在校师生等办理出入证件,遇到办证高峰时期,窗口还安排警力在午休时间受理申请。
  “如果有情况特殊的群众打来电话预约办证,需要我们延迟下班,一般情况下我们也会为其将窗口留着,办理完毕再下班。”荔城区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科科长黄梅红说。
  凭着各项人性化、有温度的便民举措及贴心的前台服务,长期以来,莆田全市公安出入境窗口几乎没有接到一位群众的差评,慢慢地,投诉热线也变成了业务咨询热线。(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游冰冰 王志铭 林雪芬 黄立 文/图)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