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玉米地,过去是连片的破旧房屋,拆掉破房子政府给补偿,把土地复垦来种植农作物,一年四季还有收获!”1月19日,在南靖县金山镇新村村,村民刘朝城望着眼前生机勃勃的玉米地开心地说。
近年来,金山镇着力开展旧村复垦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镇以“政府增地、村集体收入增加、村容改变、村民增收”为宗旨,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造福工程和地质灾害点搬迁工程,拆除辖区农村危旧房复垦为耕地,对村庄进行综合整治,美化村庄环境。如今,金山镇7个旧村复垦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约150亩,村庄的宜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不少涉垦的村民建了新房,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吴西南在复垦的菜园里摘菜。
吴福建的新房经过装修就可以入住了。
拆了危旧房,圆了新居梦
“这辈子竟然还能住上新房子,以前连想都不敢想!”1月18日,站在金山镇安后村一幢两层楼高的砖混结构自建房前,金山村省定贫困户吴福建对旧村复垦政策的实施竖起了大拇指。
吴福建今年50岁,一对儿女在上小学,此前,这个四口之家仅靠吴福建四处打短工维持生计,日子过得十分清贫,一家人还住在父辈留下的一座有50多年历史的老旧瓦房里。“老宅墙壁已出现多处裂缝,我们早就盼望着过上风雨无忧的日子。”得益于旧村复垦的实施,老宅拆除后,吴福建领到了5万多元补偿款和4万元异地扶贫搬迁补助,再加上扶贫小额信贷部分贷款和向亲朋筹借,吴福建花了15万多元建起了新房,于去年初完工。“我再挣点钱简单装修一下,就可以入住啦!”吴福建激动地说。
“以前农村住宅用地比较粗放,占用了大量土地。一些村民陆续搬离村庄,有些破旧的房子长期无人居住,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还成为安全隐患。我们鼓励村民把危旧房、无人或少人居住的旧宅荒厝拆除,整理成连片耕地,实现土地的优化利用。”金山镇副镇长邹阿海说,近几年来,该镇紧紧抓住省政府实施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用地增减挂钩工作的有利契机,积极向上申报旧村复垦项目,通过调查摸底、规划设计、公开招标、组织实施、监督验收等措施,全面推进旧村复垦项目的开展。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金山镇把拆迁补偿标准阳光化,通过公告、听证、公示等方式,保障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通过专人定户征求农民在运作模式、规模经营、旧房改造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依法保护农民的财产收益权与处置权。“努力做到复垦前农民乐意,复垦后农民满意。”邹阿海说。
由于金山镇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落实,再加上镇村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到位,旧村复垦工作得到了村民的支持。目前,全镇19个村已有16个村积极申请旧村复垦,其中已有7个村实施旧村复垦。据统计,去年金山镇旧村复垦共拆除危旧房54024平方米,涉及224户,其中搬迁自建房安置的有82户(含贫困户13户)。
盘活旧宅地,鼓了“钱袋子”
深冬时节,记者来到金山镇荆美村村部后一片旧村复垦项目区,只见项目区旁沟渠里流水潺潺,昔日连片的老旧瓦房变成了一畦畦绿油油的菜地。村民吴西南正在给长势喜人的油菜花浇水。原来,此处菜地上原有一座吴家祖上留下的老宅,因年久失修已坍塌了大半。接受了旧村复垦后,吴西南领到了6万多元补偿款。去年4月份,老宅复垦后,吴西南在这块土地上陆续种过花生、地瓜、蔬菜。“每次收成都不错!”吴西南心满意足地说。
“旧村复垦拆除的危旧房,要复垦为耕地,并对农民进行货币补偿或安置补偿,而复垦后的耕地依然归村集体或旧宅村民使用。”金山镇党委书记简伟翔说。
复垦出来的土地怎样发挥效益?金山镇的做法是,拆除旧宅后,根据当地自然地形、地势条件,修筑田埂和田间道路,防止暴雨冲刷崩塌,再外运高质量的壤土进行回填,确保可耕作土壤厚度在60厘米以上。“我们积极鼓励各村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力,结合各自实际创新复垦工作方法,促进旧村复垦顺利推进。”简伟翔说。如碧溪村对复垦土地边界进行水泥袋加固,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土地水土流失,而且增加了复垦面积,提高了复垦率。而荆美村、内安村等坚持统规统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平整、统一种植,确保复垦保质保量,村容村貌优化美化。
为防止因村民弃耕外出打工,出现新的抛荒地,金山镇十分重视旧村复垦项目后期管护工作,要求项目竣工验收后至少5年内,由当地村委会进行统一管护,村委会统一向原旧宅基地使用权所有人承包复垦的耕地,再统一转包出去。“村委会与村民签订了15年的复垦土地流转协议,每年每亩土地租金为500元,本村村民享有优先承包权,村集体不从中挣钱,由村委会统一承包、转包是为了避免耕地抛荒,同时引导村民进行农作物的规模化种植,提高经济效益。”荆美村村主任吴柏贞说。届时,土地流转协议到期后,复垦耕地将回到相关村民的手中。
富了村集体,美了小乡村
“风景就在家门口!”每逢天气晴朗的日子,荆美村村民何月龙总喜欢到村口的江滨公园散步,饱览路旁摇曳多姿的桂花、香樟、重阳木等绿化树,一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乡村画卷尽在眼前。几年前,荆美村因村庄环境“脏、乱、差”为村民所诟病,它的华丽蜕变,得益于旧村复垦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解决了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资金问题。
为确保旧村复垦的工作进度,金山镇将旧村复垦资金拨付与完成复垦时间相挂钩,根据复垦完成的时间不同,旧村复垦总资金补助每亩给予所在村的金额为14万~24.1万元不等,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土地复垦、基础设施建设和拆迁补偿,结余部分纳入村集体收入管理。“村集体收入的使用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村财镇管’,使用前必须经过镇班子会决定,并经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形成决议,村委会每月还须在村级公开栏公示由镇会计服务中心出具的明细账,镇纪委、镇经管站每季度还会对村集体收入的使用进行巡查。”
荆美村是金山镇旧村复垦的示范村。截至目前,该村因旧村复垦新增耕地72亩,增加村集体收入超过400万元。荆美村村主任吴柏贞介绍说,近几年,荆美村在创建富美乡村中,有效整合旧村复垦等多方资源,与创建卫生乡村、富裕乡村、绿化乡村、文化乡村等相结合,投入超过1000万元建成了一批关系农村发展的路网、饮水、排污、绿化、美化、亮化等工程,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如今,荆美村15公里长的主村道全部硬化,村里公共场合有监控设施守护村民的安全,村庄绿化面积达100多亩,一批健身器材、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两个公园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目前,镇里正在筹划下一批旧村复垦项目的申报,我们希望旧村复垦项目的成功实施,能让更多的农民过上幸福的新生活。”金山镇党委书记简伟翔说。(林深圳 白志强 姚智华文/图)
记者手记>>>
耕地后续管护须增强“造血”功能
当下,旧村复垦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进行中。南靖县金山镇通过土地整治和旧村复垦的具体实践,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让农民都能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荆美村等乡村因此振兴,可谓一举多得,这对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整治和旧村复垦,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然而,旧村复垦后,耕地的后续管护尤其要加以重视,否则将面临被二度抛荒的危险,违背旧村复垦的初衷。金山镇显然注意到了这点,并积极采取了措施——复垦后五年内,耕地统一由当地村委会进行管护。
旧村复垦已成为时下乡村振兴的“助推器”。乡村振兴,何以振兴?需要产业的支撑。旧村复垦后,耕地要持续产生效益就要增强“造血”功能,同样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在这方面,全国多地已有积极的探索。如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莲峰、杏山等村把复垦的耕地流转给农业公司,建设标准化的大棚蔬菜基地,村民们在基地里当起了“农业工人”,增加收入。而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贾寨镇耿店村则利用旧村复垦腾出的耕地,建起了扶贫蔬菜大棚,用于贫困户脱贫增收,同时带动当地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向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高效农业发展。
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衡量乡村振兴的重要指标。我们乐见各地结合旧村复垦契机大胆进行探索,因地制宜地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绿色兴农、绿色富农”,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美丽乡村更有“里子”
。(林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