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2017年底,厦门六中12名孩子在高至凡老师的指导下,用阿卡贝拉和身体打击形式重新演绎《青花瓷》这首经典,MV一出,技惊四座,红遍大江南北。
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他们又创作出不少脍炙人口的阿卡贝拉曲目,让厦门六中合唱团家喻户晓。成绩的取得,高老师应是最大的功臣。然而7月19日,噩耗传来,高老师因重疾在住处骤然离世,有如晴天霹雳,天妒英才!
“28岁,好难过,把一个中学合唱团带到全国这么多人知道,让不懂合唱的人也能发现合唱的美,真的很伟大。”“天啊,我超喜欢这个合唱团的,收藏了好多个视频,老师走好。”……许多网友自发在社交媒体上纪念高老师。
7月21日下午,高至凡老师追思会在厦门市天马山福泽园举行。厦门六中合唱团百余名孩子流着泪齐声唱起《夜空中最亮的星》,送老师最后一程,场面令人动容。而这首歌,正是高老师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记忆。
1
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致力于中学生的合唱
高至凡毕业于厦门大学音乐系,在厦门六中合唱团5年,带出了百余名学生,他勇于创新,赋予合唱新的内涵。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老高”,其实,他是90后,今年28岁。
高至凡一生留下的影像不多,大多数照片里都只看到了他的背影,甚至当合唱团在各大节目中演出时,都很难看到高至凡出现在镜头前。他就像合唱团背后的顶梁柱一样,默默无闻但是绝对重要。如果说乐队指挥是“军队指挥官”,那合唱团指挥就像“全职保姆”。
合唱团走红后,高至凡更显低调,在为数不多的媒体采访中,他会要求把老搭档徐聪带上,把学校带上,有时他还要求,只提“合唱指挥”。他追求的是音乐更恒久的价值。他说,他要以新的方式,让孩子真正享受音乐,学生真正享受音乐是对他最大的肯定。在教学上,高至凡孜孜以求,任劳任怨,几乎没有享受过完整的假期,而他也乐在其中。
不久前,合唱团发布新曲《简单的事》,不再是阿卡贝拉,而是带伴奏的合唱,他尝试新的突破,要找寻“六中特色”。
2
参加合唱团,对培养合作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很大的作用
高至凡总有“怪招”吸引孩子们进入音乐课堂。
阿卡贝拉,也称无伴奏合唱,表演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乐器进行伴奏,演唱者需要用人声去模仿乐器,以及通过多声部的叠唱创造出丰富的声音。这种演唱方式在国内还比较少见,而且,即使在国外,一般也是在大学生或以上的年龄层中流行。
高老师对合唱团学生要求很高,每个设计出的动作,都可能重复练习十遍、几十遍。他跟学生说,“你如果不做这些辛苦的东西,你做不到你想要的音乐。”正是他的悉心教导,让孩子们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团队的力量。
在中学生的人生当中,参加一次合唱团,对培养合作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很大的作用。
在国外,优秀歌手大多拥有合唱团经历。在国内很多大学高水平艺术团的招生简章中,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有关合唱经历的要求。很多人都是在幼儿阶段就开始接触合唱,通过长期的训练,美妙的音乐直达心灵,从小就给孩子们一颗真善美的种子。合唱也是培养集体主义观念的重要手段。在合唱团里没有“我”只有“我们”,这样的经历也能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和相互鼓励的美妙。
3
对学生而言,他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7月19日上午9:30,高至凡发送了一条朋友圈:“放假真是太爽了,做梦都会笑醒。”但是后来,他再也没有醒过来……当天傍晚,就因突犯重疾抢救无效骤然离世。
根据《厦门日报》的报道,高至凡发完朋友圈,起床了,买了早点;吃完早点后,又回屋睡觉,他的两位学生要找他,打电话没人接。7月19日傍晚,和高至凡合租的室友推开房门,发现了不对劲的他,马上拨打120,但是,急救医生赶到,已经无回天之力。
7月20日,厦门六中发布讣告:“我校音乐组高至凡老师因突犯重疾抢救无效,于2019年7月19日下午18时30分不幸离世。定于2019年7月21日下午16时,在福泽园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7月20日晚,上海彩虹合唱团特意为高至凡演唱了《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歌手们反复唱:“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将如何度过今天。”台上台下全场泪崩。
7月21日下午的追思会现场,来了数百名高至凡生前的亲友、师长、学生。高老师生前的作品缓缓响起,全场都沉默了,很多人听着听着,眼泪不自觉流了下来。
厦门六中副校长戴鹭坚动情地说,他从痴爱音乐的“顽童”成长为美丽事业的推动者和领头人,他用耐心和爱心感化孩子,让合唱团成了孩子们在学校的小家。“你将大部分课余时间奉献给合唱团,淡泊名利,是一位好老师。你凝聚心血的合唱团,我们要继续传承,继续走下去,点亮你的辉煌。”
对学生而言,高至凡就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在其成长历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启蒙角色,乃至改变了他们人生方向和理想。
高老师的第一任学生合唱团长刘晓奇代表所有学生,沉痛悼念恩师。他还记得高老师当年的模样,回忆起高老师教会的第一首歌《我有一个恋爱》,回忆起老师台前幕后的一丝不苟,落下泪来,“您是我们音乐道路上的灯塔,我们一定不辜负您的期许。愿您在天堂安息”。
一直在前排默默流泪的学生邱诗晗想对高老师说:“很舍不得你,希望天堂有你热爱的音乐。你没有完成的梦想,我们都会帮你完成。”
追悼会尾声,天空下起雨来,全场肃穆。音乐响起:“夜空中最亮的星,能否记起,曾与我同行,消失在风里的身影;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否在意,是等太阳升起,还是意外先来临;我宁愿所有痛苦都留在心里,也不愿忘记你的眼睛……”全场齐唱,全场哽咽。
这一切的美好心愿,都定格在了他的青春岁月里,还未来得及去实现。他在另一个世界,一定会拥有一所春暖花开的房子,有他最爱的音乐相伴。
更多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