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面前,有一种力量叫“人民子弟兵”

发布时间:2016-07-28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七月十日深夜,部队官兵在闽清坂东镇清理淤泥和垃圾。黄余平 段金柱 摄
  狂风呼号,惊涛拍岸,七月甫至,台风“尼伯特”便汹汹来袭。如注的暴雨引发了滑坡泥石流和洪涝灾害,给八闽大地带来沉痛创伤。
  在灾难面前,在洪峰激流中,在风口浪尖上,有一种力量叫“人民子弟兵”!抢险救灾,恢复重建,人民子弟兵冲锋在第一线,出现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给灾区人民带去依靠和希望。
  争分夺秒,
  子弟兵向险而行冲在前
  台风,就是命令。
  每一次台风来袭,子弟兵都是第一响应,部署在前,冲锋在前,争分夺秒,向险而行。
  “尼伯特”来袭前,省军区、武警、边防、消防等就提前部署,靠前指挥,全员积极备战,努力做好防风工作。
  8日16时许,距离第1号台风“尼伯特”登陆还有20多个小时,宁德市三都澳天气骤变,乌云密布,海浪翻滚。在三都澳礁头码头附近,连片的民房正经受雨水的冲刷,由于地势低洼,遇到台风暴雨天气容易积水引发险情。武警福建总队宁德支队40名前置备勤官兵迅速出动,赶赴礁头码头对海堤进行加固。
  抢险救灾就是抢时间。台风到来之前,武警福建总队就积极加强与省防汛部门的沟通联络,在得到省防汛办提供的相关讯息后,他们提前研判台风走势,先后出动了5000多名官兵分别在8个方向、15个县市担负抢险救灾备勤任务,其中800余名官兵先期携带63艘冲锋舟以及救生衣、发电机、帐篷等物资,前置到全省多个地区,确保遇有情况就近调度、高效处置。
  省消防总队迅速成立了防抗台风抢险救灾工作指挥部,启动了防抗台风应急救援预案,相继召开5次紧急会议、总队领导碰头会,研究部署抢险救灾工作。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龙岩等沿海支队采取战时工作措施,取消人员休假,24小时全天候值守。
  省军区迅速启动防抗台风应急响应机制,全面部署防抗台风工作。各部队派出联络员进驻省市县防指与驻地建立联合值班,及时收拢民兵应急分队,补充配齐救灾物资器材,加强冲锋舟、车辆装备检修,全力做好救灾准备。同时,还派出沿海部队官兵到港口码头协助渔民防台避风,加强对营区周边泥石流、滑坡、山洪等灾害易发区的巡逻监控,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严阵以待,是为了打赢抢险救灾的一场场战斗!
  哪里有险情,
  哪里就有最可爱的人
  “别慌!挺住!”刘景泰留下最后一声呐喊,消失在滔滔洪水中。
  这悲壮的一幕发生在9日中午。当时,在闽清县人武部人员带领下,刘景泰所在的陆军第31集团军某部抢险队行至云龙乡潭口村时,突然遭遇山体滑坡。走在队伍后侧的刘景泰、林边建、涂仁兵猝不及防,被泥石流冲进梅溪。随后,林边建、涂仁兵被救起,而22岁的班长刘景泰却被洪水吞没,至今下落不明。
  “英雄,你在哪里?”无数战友的心被揪着,无数群众的心被牵着,他们呼唤勇士挺住,他们期盼英雄归来。
  虽然痛失战友,但战士们抢险救灾的决心不变,执行任务的步伐未停。9日晚,刘景泰的110名战友化悲痛为力量,向险而行,经过两个小时的徒步突围,成功挺进重灾区坂东镇,并迅速展开救援行动。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最可爱的人。抗击“尼伯特”,子弟兵始终冲锋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在惊涛骇浪中谱写了一曲曲八闽劲旅的抗灾壮歌。
  9日上午,受“尼伯特”台风影响,闽清县发生强降雨,造成梅溪水位暴涨。全县受灾严重,部分地区被淹,民房被毁、交通中断、通信中断……9时50分,坂东消防中队接到报警称闽清县省璜镇山边村多人被洪水围困,主持中队工作的副中队长陈可嘉当即带领3部消防车、16名官兵赶赴现场救援。10时10分,陈可嘉带领的抢险救援车行至塔庄镇镇政府附近,洪水汹涌而至,街道瞬间沦为河道,一层店面基本已经被淹没。一部消防车因为进水抛锚,救援官兵也被困在洪水之中,随着水位的不断上升,现场情况十分危急!
  “架梯子!”陈可嘉当即决定采取在消防车顶部架设二节拉梯到民房2层的方法进行救人和自救。“来!孩子给我!”在架设二节拉梯之后,官兵迅即营救附近居民,先行将4名被洪水围困的群众营救至2楼,同时利用拉梯疏散群众15人。“群众先上!”面对洪水的不断上涨,陈可嘉组织现场群众和战士们撤离至安全地带,自己最后一个攀登上二节拉梯进入附近民房。
  几乎在同时,洪水突然涌入永泰县城北门、西门社区,附近上百户居民被困,多处土木结构的房子在洪水浸泡下发生不同程度坍塌。永泰县人武部政委段初来带领20名民兵应急分队队员,趟过齐腰深的洪水进入居民区,一上午先后转移43名受困群众。
  紧接着数日,惊心动魄的生命大营救不断上演。
  10日,省军区海防某师参谋长马庆军率500余名官兵,携运输车16部、冲锋舟3艘,前往闽清坂东镇协助当地政府疏通道路、转移群众。在坂东镇塘坂村,村里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乡村公路被倒塌的房屋阻断。他们立即组织50余名官兵,携带一台推车抢通道路。经一个半小时的紧急疏通,顺利打通生命通道,确保了食物、饮水等必需品及时送达灾民手中。
  “坂东告急,请求救援!”10日清晨,行进在塔庄镇方向的陆军第31集团军某部救援分队收到县人武部紧急驰援坂东的救援通知。“到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去!”道路被毁,车辆无法通过,救援分队毅然决定徒步驰援。经过2个多小时长途跋涉,救援分队110余人抵达坂东镇,并立即展开救援。
  11日凌晨,正在龙岩漳平抢险救灾的武警福建总队官兵们获悉,通往溪南镇长荣村的道路全部中断,已失联2天。一支由80名官兵组成的救援小分队迅速组建,徒步向13公里外的长荣村进发。穿越断桥,攀附绝壁,经过20多处泥石流和地质灾害点,救援部队官兵成功为村民打通了一条通往外界的生命通道。
  11日上午,海防某师副师长劳建军和侦察科长潘继峰带领一支由30人组成的精干救援力量,一路翻山越岭,过淤泥、抬电杆、移巨石,经过两个多小时徒步行军,将救灾物资顺利送进了道路阻断了3天的小村庄。接到物资的那一刻,很多村民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危急时刻,生死关头,看到人民子弟兵,我们就看到了希望”“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兵哥哥,灾区人民永远感谢你们”……台风期间,在微信、微博上,灾区群众在自救互救的同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人民子弟兵的感激之情。
  马不停蹄,
  重建一线扛起脏苦活
  台风过后,恢复生产生活、重建百姓家园的重任摆在面前,子弟兵又马不停蹄,投身恢复重建一线。
  风雨后的闽清县满目疮痍,洪魔肆虐留下的痕迹比比皆是。骤雨不时袭来,给救灾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难度。武警福建总队在机动兵力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又紧急抽调机关干部和后勤保障分队400多名官兵驰援灾区,担负物资输送、清除淤泥和城区灾后重建等任务。
  暴雨引发的塌方和泥石流,导致闽清县池园镇停水多天。得知消息,总队机关党员突击队主动请战,于11日踏上抢通水渠的征程。漫涌的泥浆、倒折的树木,给部队开进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与深山堵点的距离,只能用脚步丈量,在最艰难的路段,仅有不到10厘米宽的渠沿可供踩踏通行,脚下是10余米的落差,不远处便是仍在咆哮的浊流。一切困难,都没有阻挡官兵们挺进的决心。11日下午,经过近4个小时的连续奋战,官兵们成功疏浚水渠近300米,清理大小堵点11处,让池园群众的“生命渠”恢复了畅通。水渠疏浚清通,为恢复供水清除了最大的障碍。13日,断水多日的池园镇恢复供水。
  除了危险的任务,人民子弟兵也把最累最脏的活扛在肩上。
  “不能吐,咽回去。”14日14时许,按照指挥部部署,20余名福州市消防支队官兵紧急赶赴坂东镇一家养鸭场,负责挖掘转移2000多只腐臭鸭苗。高温对于每天只休息不到5个小时的消防官兵可以忍受,阵阵恶臭则让不少官兵几欲作呕。为了保证有足够的体力完成随后的任务,带队的指挥员要求官兵们必须忍住。16时20分左右,消防官兵将2000余只死亡鸭苗和部分存活的鸭苗从养鸭场内挖掘转移出,并交由卫生防疫部门统一实施无害化处理。
  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台风期间,省军区累计出动兵力1.7万余人次,抢运物资120余吨,运送干粮1000余公斤,清理淤泥和垃圾3.17万立方米,清理道路67公里,转移安置群众9400余人;武警福建总队官兵先后转移群众6400余人,转运物资2600余吨,装填沙袋3万余个,加固堤岸3.5公里,成功排除险情50多处;全省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486起,出动官兵5257人次,营救人员835人,疏散、转移群众2460人,为积淤严重的闽清、永泰城区及坂东等受灾严重乡镇冲洗路面近2万平方米,清理垃圾淤泥100余吨……
  一串串数字的背后,凝结着人民子弟兵“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台风已经远去,但在灾后恢复重建的新战役中,人民子弟兵继续贡献力量,为灾区人民带去希望。(何海铭  黄旭 田栋 王福军 徐文涛)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