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是第十六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心理,良好睡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与福建省中西医结合睡眠协会联合举办睡眠障碍义诊活动。
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肖迎春介绍,中国人睡眠状况不容乐观,根据统计,中国成年人失眠率达到38%。
肖迎春表示,克服睡眠障碍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非常关键。首先,睡前玩手机是非常不好的习惯,屏幕蓝光对大脑有兴奋作用,因此睡前两小时尽量不玩电子产品。其次,要创设良好的睡眠环境,卧室要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睡觉的床只用于睡眠,不能在床上看书或者玩电子产品。有睡意才上床,在固定时间上床,这些都是良好睡眠习惯的要素。如果躺着半小时还不能入睡,就得离开床,甚至离开卧室,等到有睡意再上床。
她还特别指出,很多人因为偶尔的睡眠障碍,心理认知会形成过度觉醒,“主要表现就是会在睡前过度关注,一到时间点就开始担心睡不着”。其实睡眠是自发无意识行为,过度关注而形成睡眠努力,反而会与睡眠自发无意识状态形成对抗,从而造成睡眠障碍。
肖迎春建议,如果出现一两次睡眠不好,不要因此留下心理阴影,演化为过度关注。阶段性睡眠不好要适当寻求医生帮助。“现代医学已经可以测评睡眠、用焦虑抑郁量表来诊断心理性失眠。现代人很多是因为日常工作学习压力造成焦虑抑郁,单纯依靠药物改善睡眠很难,只能通过心理测试疏导配合药物进行治疗。”还有的是因为过度觉醒、过度关注造成失眠,可以通过心理疏导也可以依靠药物进行调节。“大家不要对安眠药过度排斥,只是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科学规范服用。”
相关链接>>>
根据零点调查与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2016全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睡眠指数得分排名前四名的是金融从业者、销售、教师、公务员,而2015年得分最高的是公务员,传统媒体从业者连续两年睡眠指数得分垫底。
从不同的职业人群来看,新媒体人员、自由职业者、销售人员、创业者、大学生、建筑工人平均工作日睡眠时长相同,都是8.3个小时,而纸媒从业者的睡眠时长最短,为7.5个小时。而从工作日入睡时间来看,纸媒从业者睡得最晚,平均每天23点36分入睡,护士睡得最早,平均22点42分入睡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