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在福建省率先推广山长制,构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担任、全民共管的生态环境管护体系,把牢生态红线,护航绿水青山
青山有“长”更苍翠
东南网7月1日讯(福建日报通讯员 吴清远)
在安溪县感德镇大格村的石迈山脚下,一块山长制公示牌分外显眼。公示牌上县镇村三级山长及林地管护员的名字、责任、监督电话等一望而知。
“有了山长这个头衔,肩上就多了一份责任。我每天都上山转转,看新种树苗长势、查火患,否则心里不踏实。”谈起山长责任,大格村村支书苏良辉说。
作为森林资源大县,安溪森林覆盖率65.77%,森林积蓄量700多万立方米。上一年1月,为维护好这些天然馈赠的珍贵财富,安溪立异森林培养维护和生态办理修正机制,在福建省率先推广山长制,构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级担任、全民共管的生态环境管护体系,把牢生态红线,护航绿水青山。上一年,造林美化面积39668亩,位列泉州市榜首;森林抚育2.6万亩,封山育林4.44万亩。
认建林地,同心造林补绿
站在莆永高速感德段一座茶山上,放眼望去,满眼碧绿,山坡上“宣传林”“广电林”“水保林”等标志牌特别夺目。
“前些年,随着茶价上扬,茶树变成摇钱树,茶园变成聚宝盆,千万座山头一时间火爆开垦、黄土遮日,不少茶山头无片绿,灰头土脸。”县农茶局局长陈志明说。
如安在茶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找准平衡点,安溪把目光锁定在栽树造林、建造茶园生态上。
“上一年,该县以莆永高速感德段两边茶山为要点区域,组织开展责任栽树和林木认建。县直各部门、各乡镇纷繁自动认建,干部大众同心协力造林补绿。”县山长制办公室主任、县林业局副局长刘全能说。
县市场监管局认建10亩茶园林木绿洲,栽培天竺桂、红叶石楠等乡土性树种。美化栽培使命完结后,林地将直接冠名为“市场监管林”,由该局担任后续1年的维护办理和日常维护。
“实施林木认建后,县直单位自动认建责任栽树基地56个,栽树面积1028亩。现在,山上绿树多了,坡上青草长了,山下溪水清了,生态环境变好了,鸟也飞来了。”感德镇镇长林清杰满心欢喜。
茶山穿衣,茶园再添绿装
在祥华乡珍山村茗山茶园,工人们正忙着修剪茶树,机耕路两边和茶园套种山杜英、香樟等树种,构成丰厚的植被群落。
基地担任办理的张丁良说,上一年,基地共栽培8000多株树木,完结茶园生态修正100亩、提高茶庄园美化200亩。“本年春茶质量明显提高,价格也上扬。”张丁良说,这一切得益于山长制的推广。
借“绿”发力。相同得以改动的还有感德镇怡芳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茶园。合作社担任人苏成功介绍,三年前,他承包这片茶园时,茶树矮化、土壤板结、赤土朝天,推广山长制后,镇村两级山长多次和水土、农茶等部门进基地辅导,合作社对茶园进行全方位生态修正,做足茶树留高、梯壁留草等功课。如今,茶树已留高近1米。
推广山长制后,安溪加大茶山生态修正力度,在茶园套种每亩不少于25株的乡土阔叶树种,完结茶山生态修正9830亩、茶庄园美化提高1250亩;完结茶园周边要点区域森林抚育2.6万亩,封山育林4.4万亩。通过茶山生态修正,优化环境,茶叶质量得到较大提高。
至2020年,全县林地保有量不低于328.3万亩,森林积蓄量超79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提高至66%,削减水土流失面积20万亩——在上一年全县山长制作业现场会上,县长刘林霜作出的承诺铿锵有力。
如今,茶业兴、生态美的生态建造宏伟蓝图在茶乡缓缓展开,从抱负照进现实。
乡村造绿,扮靓美丽家乡
祥华乡小道村的樱花公园,设有凉亭、连廊、水景,加上四周竹林、茶园、小径,别具乡愁气息。
“公园占地35亩,投资近60万元,公园建造与茶园生态修正相结合,有用提高山林景象。来年春天,樱花齐敞开时,漫山嫣红,更是一处美景。”乡民张挺达说。
像小道村一样,凭借山长制春风,推动乡村美化美化的村庄举目皆是。
据刘全能介绍,全县推广山长制时以乡村河道两旁、村道两边营造绿色走廊,提高村庄景象作用,在乡民寓居集中地修建小型公园,为乡民供给休闲场所。现在,县里有4个村庄入围“2018年福建省森林村庄”。
此外,县里活跃推动森林公园建造,提高改造4个省级森林公园;投入资金360万元,建造森林公园游步道16公里,森林公园申报数量居泉州市榜首。
“随着山长制、河长制等一系列生态维护准则交融推动,安溪生态维护网越织越密,老区大众正以实际行动呵护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屏障。绿水青山,正成为安溪绿色开展的最大优势。”谈及老区生态维护与生态建造,县委书记高向荣信心满怀。
更多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