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苏坑镇嵩溪村:这里的留守老人有免费食堂

发布时间:2016-02-29 07:36:00来源:民生资讯









  永春县苏坑镇嵩溪村位于永春北大门,毗邻德化,由于地处偏远,村里的青壮年几乎都外出工作。过去,老人们在家务农,没事的时候三三两两凑到一起聊天,或者坐在自家门口打盹。
  在嵩溪村,60岁以上老人有430多位,其中留守老人约80位。许多老人除了农忙,平时没什么事做。他们中的不少人不习惯和子女在城市生活,可一个人住在村里,子女也不放心。了解情况后,老年协会成员王华堂便牵头成立康乐家园。他说:“应该像城市一样,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在政府和社会各方支持下,建成现在的五层大楼,设有棋牌室、健身房、南音学习室、乒乓球室等。 2014年9月,老年健身康乐家园(以下简称“康乐家园”)正式成立,在这里,村里430多位老人不仅可以学习打门球、唱南音,每天中午还有免费午餐。因为深受好评,乡亲有钱的捐钱,有力的出力,有的还隔三岔五扛米、拎菜送到免费食堂,更有惠安、南安、莆田等地的热心人为食堂捐资捐物。
  每天7时许,79岁的陈琼英在家里吃了稀饭,清理完厨房和房前屋后的卫生后,就来到村里的康乐家园。此时的康乐家园已有20多位老人,每天早上他们都在这里打门球、地掷球或气排球。过去70多年,陈琼英没有听过这三个词,如今她已是村里的打球能手。
  康乐家园会不定期从外面请教练教老人打球、学习南音等。现在村里已经涌现出一批打球高手,他们代表村里去县城比赛,近期还准备到市里参加老年门球比赛。
  打完球约11时,康乐家园的免费食堂就开饭了。食堂基本都由76岁老人王启章掌勺,不固定的帮手有十余人。每天9时许,王启章和老年协会会长王光地把康乐家园上上下下五层楼的各类活动室打扫一遍,估摸着当天有多少人在这里吃午饭,就煮多少饭。菜单不固定,有时是干饭、汤和卤肉,有时是面线、米粉。这里每天都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人多的时候一楼餐厅要摆14张桌子,坐上百位老人。
  “以前在家没事做,人老了也种不了田,没事经常一个人坐着,夏天就在家门口打盹。现在每天忙得很。”陈琼英老人说,现在一天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泡在康乐家园里,白天打球、打牌,晚上唱南音,日子充实多了。
  陈琼英有三个儿子、六个孙子,在晋江、泉港等地工作,常年不在身边。2014年康乐家园成立后不久的一天,陈琼英的儿子黄生泰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母亲在免费食堂就餐的照片,感动不已。回家后,他就和母亲一起去免费食堂吃午饭,并捐资5000元。回到工作单位后,他的同事得知此事,也纷纷出手,共捐资3万余元。每年,兄弟三人都会给康乐家园捐资送物。
  一楼的免费食堂深受欢迎,村里不少老人不愿一个人煮饭,都会来这里“蹭饭”。不过大家都不愿空手来,不是捐钱就是带菜。70岁老人王天民做大寿时,把自家养的猪宰了,提15公斤猪肉到食堂;老人王增长叫人扛来500公斤大米;霜冻时刘大姐摘下家里的香菜和生菜送来……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如今,康乐家园已接受社会各方资助近百万元,这些钱不仅保证了康乐家园的日常开支,也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了保障。(苏福彬)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