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余则成”:唯一愿望是盖上党旗走

发布时间:2019-07-01 18:51:49来源:

在河南郑州爱馨养老公寓里,住着一位叫索良民的白叟。白叟家本年99岁,现已在这里日子多年,很少有人知道,这位近百岁的白叟被称为现实版的“余则成”。


1


投笔从戎:日本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咱们还能等着吗?


1920年,索良民出生在河南宜阳的农人家庭,上了7年学后回家务农。18岁那年,在叔叔也便是中共地下党员索元理的带领下,索良民参加了国共两党合办的“赵保抗日民运干训班”。毕业时,索良民响应“捍卫大武汉”的号召,决然投笔从戎。


索良民:当时我在干训班的时分,老师们都教咱们“国家兴亡,责无旁贷”。人家安排报名从军,我就报名去了。


记者:但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打仗可是风险的。


索良民:那时分开封现已沦陷了,日本人都打到家门口了,咱们还能等着吗?


1944年夏,日寇发动豫中会战。在郏县前线,索良民中了日寇的毒气弹,突围时被俘。历经九死一生,才被解救脱险,避难于新乡。在新乡,他收到了我党地下工作人员张剑石写给他的一封信。信中,张剑石告知索良民,他们在家园赵保建立了伊洛特区革命根据地,希望索良民回到家园和他们一同抗日。接到信后,索良民马上回到根据地,第二天就到政府去当管帐主任,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2


冒死埋伏 保护地下同志 传递重要情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国民党开始重兵“围剿”解放区,伊洛特区革命根据地也受命吊销。索良民接到了上级的使命,再次前往新乡,以铁工厂工人的身份开始“埋伏”。这时分,做地下军工作报的张兆芳找到索良民,让他做“内线”工作传送重要情报,为地下同志打保护。在索良民传送的诸多情报中,1947年羊山集战争的情报,尤为重要。

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在黄河北岸发起鲁西南战争。战斗开始不久,蒋介石的整编第六十六师被围。7月19日,蒋介石前往开封督战,并电话指令王仲廉的第四兵团向羊山集增援。当时,索良民埋伏的新乡铁工厂,便是王仲廉的工业。作为厂里的管帐,索良民经常去王仲廉家报告厂子的盈利状况,在其家中听到了“王仲廉要率部增援羊山集”的音讯。


索良民:王仲廉的老婆要买一百多件棉纱,卖点钱给王仲廉带着。我就跟张兆芳报告,张兆芳说想办法延迟他,由于他去突围,能延迟一天两天对咱们前线都有优点。我就跟王仲廉老婆说卖棉纱现在拿到的钱都是旧的,等一两天我给换成新票子,总司令带着也局面一点,她说好。 


索良民用换新钱的办法,将王仲廉增援的时间往后拖了一天。便是这一天,为刘邓大军全歼第六十六师创造了良好条件。此战一举打破国民党戎行自以为能够抵挡40万大军的“黄河防地”,拉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3


隐姓埋名 秘密入党 在麦地里完结入党典礼


1948年,一向与索良民单线联络的中共地下党员张兆芳,介绍索良民参加中共情报所,索良民化名“石嵘”。作为“中共特别党员”,索良民的入党典礼在一片麦地进行。


“石嵘”

索良民张兆芳就带我到郑州南门外麦地里,他跟我讲了讲,他说党章在西郊地下埋着不敢拿,我给你讲讲党章,讲讲党的纪律,你表表态。我就说自愿参加共产党,恪守共产党的纪律,绝不叛党,叫干啥干啥。 


由于解救豫西军区派来郑州购买无线电器材被捕的人员,索良民引起了敌特的注意。为了他的安全,上级安排决定让索良民转移到江南。作为一名“特别党员”,是不允许自动联络安排的,只能等待安排联络自己。直到1949年,索良民才返回郑州,继续在河南军区情报处继续从事地下情报工作,为解放郑州做出了重大贡献。


4


不想一向“特别”下去 

仅有希望是盖上党旗走


新我国建立后,曾经的战友们奔赴四面八方,很多人之间都断了联络。索良民曾经在淮阳军分区获过一等功,转业后也屡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但由于最早档案里安排关系的缺失,他的身份一向没有从“特别党员”转为“共产党员”。这件事成了他的一个心结,一向放不下。退休后,索良民住进了爱馨养老公寓。2013年,在进行党员信息采集工作时,索良民找到了养老公寓的党委书记马建勋,把自己心底的希望告知了他。



索良民:我跟马书记说,我看着很多党员老同志逝世的时分都盖着党旗,我一看都羡慕,我都掉泪。我没有其他要求,便是想清晰党员身份,也能盖上党旗走。


5


66年 人证现已不在 谁来帮索老完结希望?


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中最基层的的党安排,马建勋意识到,想要完结白叟的希望,解开他半生的心结,并不容易,但他下定决心协助白叟。马建勋开始搜集依据和资料,他了解到早在上世纪50年代,张兆芳和李少棠曾为索良民做过证明。但60多年过去了,这两位同志现已相继离世。人证没有了,马建勋跑遍了郑州市的相关单位,寻找能证明索良民身份的资料。马建勋找到了李少棠写的《戎马生涯》,这里面记录了他和张兆芳、索良民当年一同做地下工作的阅历。他还找到了1984年李少棠写的证明,当年调查小组写的报道,党安排的报告……在这些依据中,有一个最重要的依据,一张1950年的《河南日报》,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寻找我党地下工作人员,石嵘。


马建勋:这些依据中起关键作用的仍是这个化名,如果有第二个叫石嵘的,那就有争议了,但是没有发现第二个。 


通过一年的努力,马建勋把搜集来的这些依据,递交给了上级党安排。2014年4月,马建勋拿到了上级党安排的批复,终于协助索良民实现了66年的希望。66年了,收到批复的那一天,索良民连夜写了一首诗,表达谢意。



马建勋:其中有两句话,“老兵今天还能战,再建勋绩报党恩”。 


索良民:长期以来的压抑一下子释放了,顿时觉得很轻松,永久要报党恩,我国梦还要做。前年住院时分我想了一句话:人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有生之年就要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为亲友办点工作,这样才心安理得,也不枉此生了。



来历: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监制:刘洪 张立红
修改:董静雪

校对:谷朋 蔡梦晓


问候!

 

 

更多科技资讯:

服饰行业如何唱好互联网这出戏?

朋友圈营销这样做,就能大放光彩

物联网时代,智能家居离我们有多远?

产品如何有效留住用户?做好这三件事

自制剧成潮流,网络视频争战生态营销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