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宗面前,你们可不能大呼小叫了。”前不久,惠安县山霞镇山霞村调解员陈细文一边拉着两个小伙子走进设在村祖厝里的便民调解点,一边对他们说,“都是乡里乡亲,有什么事好好说。”
原来,去年农历十二月廿九,这两个小伙子酒后发生口角,随后升级到斗殴,家人忙向山霞派出所报警。陈细文获悉后,立即前往派出所,建议先由村里调解。随后,陈细文等几位调解员向双方了解情况。当得知其中一人只是皮外伤、两家又有很深的交情后,便对双方进行耐心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这起纠纷的成功调解,成了村里的一段佳话。而祖厝成了调解点,使服务窗口进一步前移,更加贴近民众,贴近村情,也让许多人不禁叫好。
“设立这个调解点纯属偶然。”调解点负责人陈伟良介绍说,“当时,村里正开展美丽乡村和平安综治建设,看到20多座祖厝闲置着,镇里就提议设立便民调解点。”
为此,镇政府还聘请了一名专职调解员指导、协助开展工作。山霞村也投入2万元置办了茶座、法律图书窗、报刊栏以及乒乓球桌等文娱设施,既营造了清静和谐的调解环境,也让村民多了个休闲的好去处。
“在祖厝里设立便民调解点,主要是借助村民对于祖厝的敬畏之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能将许多潜在的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说起便民调解点,村党支部书记陈兴阳一脸的欣慰。
他们还邀请村中3位辈分较高且有一定法律知识、作风正派的老人,负责协调处理村中重大矛盾纠纷。截至目前,该调解点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起。
“调解点从早晨开放至晚上十点,常有乡亲到此聊天、娱乐,既促进交流,也增进感情。”陈伟良说,“以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村调解人员的法律培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郭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