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跨域庭审第一案落槌

发布时间:2015-03-20 00:00:00来源:民生资讯









  “原告,刚才被告提出的赔偿方案,你接受吗?”身处晋江的法官发问。
  “我同意!”法庭的屏幕上,远在南安的原告点了点头。
  13日上午,晋江法院开庭审理江西高盛物流公司起诉晋江华丰运输公司、富邦财产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与以往当面对簿公堂不同,原告在南安法院,法官、书记员与被告则坐在数十公里之外的晋江法院里。借助两地科技法庭顺畅的网络,双方进行在线视频辩论、举证、质证等,只用了半个多小时就达成赔偿协议,并通过法院内部局域网传输,完成核对笔录等环节。这也是泉州在全国首创“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后跨域远程视频庭审第一案。
  “我们公司在南安,案件却属晋江管辖,以往立案、庭审都须在晋江,不知要来回跑多少趟。现在可以在南安就近异地立案、跨域庭审,太方便了。”高盛公司代理人陈律师说。
  1月12日,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国率先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以全市12个法院、42个法庭为点,运用网络、电信等科技手段,构建涵盖诉前、立案、审判、执行阶段的“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集中推行包括诉前调解、判后答疑等司法程序前后延伸多达数十项诉讼服务措施。
  “平台在全市建立‘跨域司法服务连锁’,不管案件属哪个法院管辖,只要迈进离自己最近的法院、法庭,就能得到一站式、全流程、标准化的司法服务。”泉州中院党组书记、代院长欧岩峰介绍。
  泉州民营经济发达,人员流动频繁,异地民商事纠纷较多。去年,全市12个人民法院、42个人民法庭共受理各类案件超12万件,居全省首位,其中异地案件占相当大比例。按属地管辖制度,异地诉讼无法跨区域灵活处置,当事人只能来回折腾,不堪其苦。
  “我们希望通过创设‘连锁联动、全城覆盖、标准运作、便捷优质’的平台,解决异地诉讼难问题。法院多服务,群众少跑腿,这也是司法改革根本目的之一。”欧岩峰说。
  截至目前,诉讼服务平台共异地立案受理民事一审案件198件、提供异地法律咨询320次、诉讼指引233次,为当事人提供了极大便利。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华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戴仲川教授高度肯定这一诉讼服务创新,“可复制可推广,且适用范围越广,受益群众越多”。他建议最高法院在全国范围构建“跨域·连锁·直通”式诉讼服务平台,让群众享受一体化、一站式的“家门口”全流程诉讼服务。(闵凌欣)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