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12 15:17:54来源:

各种釉彩大瓶,清乾隆,高86.4厘米,口径27.4厘米,足径33厘米。青花飞凤麒麟纹盘,元,高7.9厘米,口径46.1厘米,足径26.1厘米。图片来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

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高低为坦途

 


原本仅仅高低山林间的一捧泥土

最终却能跻身殿堂

成为和金银珠玉相同的奢侈品

瓷器

是怎么做到的?



        磨炼        


“化土为玉,即为瓷”


一捧泥土的逆袭之路

怎会少得了摔打和磨炼



这捧泥土脱离山野

完成了它与大地母亲的别离

水的扫荡

改变了它粗粝松散的质地

在一次又一次的

摔打、黏合、揉搓中

这捧泥土被“拉坯”塑造

反复旋削、打磨

坯体不再粗糙也更为规矩

挖足、画坯、施釉

......

瓷坯

塑造成型


陶瓷制造进程中的吹釉工序。新华社记者 潘思危 摄


瓷的成型

何曾不是人的成长?


脱离舒适区

阅历扫荡,也饱尝磨炼

那一次次的摔打

也是与国际的一次次碰撞

一次次的旋削、打磨

是在人生履历写下的

一笔又一笔

......

塑造自我的进程难免痛苦

可唯有雕刻

方能成器


手艺制造的薄胎茶杯。 新华社记者 潘思危 摄


“千磨万击还坚劲”


通往卓越的路途从来都不是坦途

唯有承受与坚持

是磨炼,也是修行


        涅槃        


没有哪一件瓷器

不是浴火而生

窑炉中的那一把火

是朴素无华的泥瓷坯

能否成为冷艳四海的珍贵美瓷的要害



不是每一个泥瓷坯

都经得起上千度的高温炙烤

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下

有的瓷坯会脱色、变形乃至爆裂


而有的瓷坯却能

与火共舞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光彩夺目

成为传世精品


钧窑玫瑰紫釉菱花式花盆,北宋,高18.3厘米,口径26厘米,足径13厘米。图片来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人们爱白瓷如玉的质感

更爱它不染纤尘、清清白白的意象


“定窑花瓷瓯,色彩全国白”


定窑釉面白中微闪黄

温润恬静,不张扬


哥窑青釉鱼耳炉,宋,高9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9.6厘图片来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哥窑的青釉

如冬日破裂冰面的裂纹

斑斓、残损

却也有独具张力的“残损”之美


青花八仙过海图葫芦瓶,清乾隆。图片来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乾隆时期的瓷器

花式冗杂,制造工艺到达巅峰

但“农家乐”式的审美情味

反而成为了后世嘲笑的目标


汝窑天青釉三足樽承盘,宋,高4厘米,口径18.5厘米,足距16.9厘米。图片来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在我国人的概念里

素雅沉稳,是美

残损留白,是美

尊贵恬淡,是美

内在丰厚,也是美

......

而咱们的人生

不也是如此么?


简略、率直的真诚

往往胜过冗杂套路的张扬

花里胡哨的虚张声势

往往挣得了体面

却兜不住里子


        瓷之姿        


瓷器

不光是傲娇的艺术品

日子用品“接地气”的气质

赋予了瓷器鲜活的魅力


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元,高23.5厘米,口径4.7厘米,足径7.3厘米。图片来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近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中

详细地描绘了梅瓶的

形制、特征及称号由来


 

梅瓶口细而颈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抵于足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等,故名梅瓶。


梅瓶是酒器也是欣赏品

 小口径大“肚量”的身姿

能装下更多的酒

也最大限度地减少酒香的挥发

同时

圆润婀娜的瓶体

也让梅瓶更具有姿势之美


粉彩人鹿纹梅瓶,清雍正,高16.6厘米,口径3.2厘米,足径6.1厘米。<span background-color:#ffffff;"="">图片来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不特立独行,不故意标榜特性

统筹兼顾

考究“两全其美”和“共赢”的

调和局势

是瓷器姿势规划的才智

也是传统的我国人

为人处世的道理



欣赏、收藏、把玩瓷器

是许多国人的爱好

此时

咱们凝视的是瓷器

而照顾的

却是咱们的内心



       咱们爱瓷的坚韧       

 

出土的金属器皿

一般锈迹斑斑,刃角老顿

陈年的纸张、绸缎

往往色泽昏暗,软弱惨痛


青釉刻花三足瓷樽,东汉,高23厘米,口径17.7厘米,足距15厘米。图片来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唯有瓷器

穿越千年韶光

依然光滑润泽

历久弥新


龙泉窑三足炉,宋,高12.4厘米,口径14.5厘米,足距9.2厘米。图片来历: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


经得起岁月磨炼

耐得住光阴腐蚀

在岁月长河中

越久越能表现出它的珍贵


这说的是瓷器的品性

也是人们对优秀品质的

考量和寻求


       咱们也疼爱瓷的软弱      

 

瓷器坚韧

却也软弱

一个不小心

它就会粉身碎骨


图片来历:视觉我国


瓷,出现在视界里

却又静默无言

它的存在似乎是那么理所当然

以至于常常被疏忽

就如同咱们习气疏忽那些

看似理所应当的存在


爱惜健康

爱惜当下

爱惜每一份真诚的情感



现在

有一个与瓷亲密触摸的机会

   值得爱惜!



全息沉浸式艺术特展

“时刻的光辉·瓷生物乐土”

亮相北京!



瓷河奔流,瑞兽驰骋

看见瓷花绽放

听见瓷河流动

触摸瓷釉光辉


点击小程序码进入“瓷生物乐土”小程序



从人类国际遁入瓷国际

一起来吧!



来历:新华网


策划:刘洪 陈德文

监制:邱黎 张立红

作者:蔡梦晓

规划:盛瑞丽

修改:吴亚芬

校正:董静雪 


一眼千年!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