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托养本是大城市才有的,如今已开到边远农村。记者2日从长汀县卫生局获悉,由该县新桥中心卫生院设立的医养服务中心运行8个月来,已接纳60多名老人康复托养,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填补了闽西乃至全省农村社会化康复托养机构的空白。
现在,患病老人康复托养问题不断凸显,尤其是在农村。长汀目前有60岁以上老人约6万人,其中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占56%以上。在当地农村,八成以上年轻人外出经商打工,许多患病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即便有亲人或保姆照料,也只能解决老人生活上的问题,在康复治疗、心理疏导方面则力不从心。
据悉,长汀县这个医养服务中心依托新桥中心卫生院的医疗资源,集医疗、养老、护理、康复、健身、休闲于一体,补上了农村养老机构在医疗服务上的“短板”,做了县级医院现在还没做、村卫生所没能力做的事。
新桥中心卫生院院长戴秋林说,新桥距县城13公里,是长汀的后花园,又是龙岩市小城镇建设试点乡镇,服务半径辐射至周边乡镇及县城;不仅有一所中心卫生院,还有一所精神病防治院、一所康复疗养院、一所国医堂,以及520张床位。依托这些优势,他们探索建立有病治病、无病托养、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整合养老和医疗两个方面的资源,成立医养服务中心。
在运作模式上,医养服务中心按照“一院两区”的规划,设有主要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中医药保健等服务的医疗康复区和包括托养的生活保障区。中心建立了一套托养区、康复区和医院本部之间的循环转区机制,当老人生病时,立即转至医院本部治疗;病情好转后,再回到康复区或托养区。
“这种模式,既缓解了医院床位紧张的问题,又满足老人护理、康复的需求。”戴秋林说。
新桥镇新桥村86岁的董元英正在医护人员帮助下,进行下肢行动能力康复训练。老人说,在这儿被照顾得很好,平时住在托养区,需要康复训练到康复区,有医生护士照看,不然在家里很孤独。记者拨通老人在深圳工作的儿子沈万林的电话,他说,现在妈妈在医养服务中心住,每月预交1000元,由专人照顾,每次挂电话,得知老人身体好多了,一家人都很放心满意。
中心里几名老人乐呵呵地介绍,一个月交伙食费330元,托养费按老人完全自理、需协助护理、完全要护理分别收600、800、1000元,伙食不错,轻油少盐,吃得营养、放心;住在这里,大家互相交流,互相照应,比一个人住在家里舒畅多了。(张杰 陈天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