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6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园园)水质好不好,比比才知道。依据生态环境部《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排名技术规定(试行)》,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初次发布地级以上城市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情况试排名。
依据通报,今年第一季度,福建省各设区市148个省考断面、587个小流域查核断面的水质与此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进,福建省流域的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向好。
12条要点流域总体水质从相对较好开端排名依次为:交溪、霍童溪、闽江、晋江、汀江、敖江、萩芦溪、木兰溪、九龙江、东溪、漳江、龙江。
福建省9个设区市水质从相对较好开端排名依次为:宁德、南平、三明、泉州、龙岩、莆田、福州、厦门、漳州。
按照水质改进起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三明、南平、厦门、龙岩、莆田、宁德、福州、泉州、漳州。
小流域水质从相对较好开端排名依次为:三明、宁德、南平、莆田、厦门、龙岩、泉州、福州、漳州。
小流域水质按照改进起伏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漳州、莆田、厦门、三明、龙岩、泉州、宁德、福州、南平。
记者注意到,排名靠前的设区市中,上游区域偏多,而排名相对靠后的设区市首要会集在下流区域。“上游区域确实在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禀赋上享有一定优势,下流区域由于人口密度和开发强度大,面临的压力也大。”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但各地都在积极作为,全力打好碧波保卫战,如一季度,首要流域的木兰溪、闽江和九龙江的水质改进最显着,漳州、莆田和厦门的小流域水质改进情况最快,这与莆田市展开木兰溪的全域治理、福州市加快城市内河整治等密切相关,功不可没。
本次排名不涉及城市饮用水源、地下水以及黑臭水体整治,首要是依据首要流域省控断面和小流域查核断面的水质进行点评。通过排名,首要是为了更好地杰出水污染防治作业的方针导向和问题导向,起到“抓两头、促中心”作用,提高各地水污染防治作业的积极性。
据透露,今后福建省将把要点流域生态补偿资金和小流域“以奖促治”资金的组织与水质提高密切挂钩,同时实施资金预警通报制度,每季度向各地动态预警水质改变与预期补偿相关情况,促进流域归纳整治和生态环境保护。
【记者手记】
排名不是意图,推动才有含义
初次发布地级以上城市水质排名,看上去多少有点不留情面。平心而论,在全国,福建的水质一直是“优等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多个百分点,现已够让外地人仰慕了,还用得着这么“狠”吗?
答案是必定的。作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我们不能功劳簿上睡大觉,更不能自鸣得意忘乎所以。刀刃向里,体现的是福建省处理大众最关怀的环境问题的决心,更是扛起高质量开展的“绿色担当”。
排名不是意图,推动才有含义。通过问题导向、差距办理来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强力推动环境问题整治,让绿色开展理念真正落实到位,才是排名的初衷所在、方针所指。排名是相对更是改变的,只要地方党委政府下决心、出实招,就会脱节“环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非必须、忙起来忘掉”的为难局面,让村前屋后的溪流更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