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和生态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促进。食品安全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自然生态文明;通过强化食品安全治理的法制和道德力量的约束,有助于促进建设良好的社会生态文明。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石。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只有切实改善水、空气、土壤的受污染状况,才可以确保从源头上保障食品的安全。
得益于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方面的不懈努力,我省食品安全形势呈现良好态势。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我省共有获证食品生产单位6857户,获证食品流通单位30.07万户,餐饮服务单位8.14万户。但当前食品安全领域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食品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公平诚信的食品药品市场秩序还未建立、食品安全的基础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等。为此建议:
一是把握服务发展的大局。要在严格把好行政许可准入关口的同时,加快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扶持,积极培育省级食品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在全国有较高知名度和竞争力的食品品牌。
二是加大监管执法的力度。要坚持依法行政,严厉打击违法食品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要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工作衔接机制;充分发挥信用监管的导向作用;建设完善我省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加快整合优化我省食品检验检测机构。
三是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要从源头上控制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提供食品安全的基本要素;要倡导使用有机肥料,严格控制和禁止使用剧毒农药,改善土壤、改善作物;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预算投入,构建覆盖全省的食用农产品质量监测网络。
四是营造社会共治的氛围。政府部门要切实承担食品安全的总负责,并建立完善的追责和问责机制;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增强诚信守法意识;要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力量;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