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五点五十分,在厦门软件园二期一家软件公司工作的小陈准点来到软件园南门公交站,不过这次,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挤上拥挤的88路公交车,而是静待十分钟后,从容地走上早已“预定”好的专属公交车,惬意地随车而去。
15日,软件园二期首辆定制公交车正式通行,路线从和通里路口到软件园南门,实现了点对点的“定制”服务。小陈就是首条定制公交的受益者。
事实上,厦门开通定制公交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2013年9月,在厦门市政协十二届十次常委会上,民革厦门市委提出开行定制公交的建议,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此后,厦门金龙汽车联合工业有限公司适时推出为期1个月的免费商务通勤车乘坐体验,为开通“定制公交”提供数据支持。但今年4月,本该上路试运行的定制公交却遭遇“寒流”,迟迟未能上路(详见本报7月8日《厦门定制公交遇冷》的报道)。如今,首趟定制公交在软件园二期开通,虽然只是针对园区企业员工的小范围“定制通勤班车”,但仍然吸引了不少人关注的目光,厦门定制公交应该如何突破?这次的首条线路开通又能否实现“破冰”,迎来发展良机?
软件园内试运行
上班族大赞方便
上下班不用挤公交,只要固定时间到固定地点候车,就有“专车接送”;搭车途中不用走走停停,全程只经过5个站点,省时快捷……上周一开始,在厦门软件园二期工作的上班族们享受到了这样的“定制公交”福利。
“乘坐园区的定制公交车,从软件园回家只要40几分钟的车程,方便了很多。”在软件园工作的张颖坚告诉记者,过去,从软件园到文化宫没有直达的公交,她只能转一趟车,路程远不说,因为园区搭公交的人太多,她还常常挤不上车,“有了定制公交,路程短了,而且不拥挤,舒服多了”。
据这一“定制公交”的负责企业厦门创新软件园管理有限公司的公共关系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厦门软件园二期目前已有员工5.2万余人,成为产、城融为一体的创业热土。发展壮大的同时,园区也面临日益加剧的交通压力,为了解决园区上班族出行难的问题,软件园“定制通勤车”便应运而生了。
目前,软件园的定制公交主要是针对园区内的职工,班车采用一人一证制,按月定制、付费。首辆班车的定制路线为:和通里路口—岳阳小区—仙岳花园—中医院—软件园西门—软件园南门,根据定制人员需要分为上下班两条路线,早上8:15到达软件园南门,晚上6:00于软件园南门候车,方便定制人员上下班出行。
“我们的定制公交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园区职工的积极响应,首班公交线路目前报名人数已经接近40人。”上述负责人表示,首条公交线路的成功运行为他们提供了借鉴,目前,其他九条线路已经定好,正在报名阶段,人员一满即可正式开通,“海沧和火车站两条线路的报名人数最多,预计不久后就能正式通车了”。
错时利用公交车
票价、车型走亲民路线
与此前热炒的“厦门定制商务班车”不同,这次正式上路的软件园“定制通勤车”,似乎选择了“亲民”路线,不论在服务车型、票价还是预定方式等方面都更加“接地气”。而这,也决定了同是“定制公交”,但是两者截然不同的命运。
据厦门创新软件园管理有限公司的人员介绍,本次正式运行的软件园定制公交,采用了与公交公司合作的形式,错时利用公交车,而不专门设置车辆,这样不仅更好地利用资源,运营起来也更加方便。虽然与此前提出的商务客车车型相差较远,也没有保证一人一座,覆盖无线网络,但是,这丝毫没有减弱大家对定制公交的热情。“定制公交本来就是为了满足大家的乘车需求,无线网络等附加服务并不是‘必需品’。”小陈说,普通公交的车型配置已经能很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了。
除此之外,软件园的定制通勤班车每趟票价为3元,按每月22天收费,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每天坐两趟,月票价即为132元,这与此前定制商务班车每人每次20公里以内10元,增加公里数再加收的费用相比,显然优惠了许多。
不过,最终推动软件园首条定制公交上路的还不是价格因素。在采访中,不少受访者表示,方便预定,才是他们选择定制公交的最终原因。
“我是定制公交开通的第四天才开始搭乘的,一个电话就预定成功了,很方便。”张颖坚说,之前也听说厦门要开通定制公交,但是就只停留于知道这么个事,到底要怎么预定,怎么搭乘,却不得而知。宣传力度不足,预定不方便使得张颖坚最终只能与定制公交擦肩而过了。
“北京等地的定制公交采用的也是公交车,鉴于公交系统本身模式更成熟,而且是专业从事公共交通服务的模式,更有成熟的运营经验,这样来利用现有公交资源,盘活现有资源,可能让定制公交更有生命力。”作为定制公交的积极推动者,民革厦门市委宣调处的兰岚表示,只要能让老百姓真切地享受到便利的公共服务,形式并不是那么重要,也期待厦门定制公交能成熟一条,开通一条。
定制公交前景看好
“不自由”或成市场羁绊
就在几个月前,厦门定制公交还身陷“寒流”,如今的首条线路开通,到底关键原因在哪?软件园定制公交的开通又是否预示着厦门定制公交已成功破冰,即将大举推广?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票价低、预定方便等因素推动了厦门首条定制公交的出现,但是,这些便利仅限于软件园二期,非厦门软件园工作的市民要想预定定制公交并不容易。不仅搜索页面不明显,而且需在网络平台预定,至少提前三天。记者登录厦门市定制商务客车服务网发现,在预订排行栏目中厦门海沧生活区至软件园二期双向的定制公交预订人数仍然为0人。定制公交能否真正实现“破冰”,或许还需要更多的考验。
“定制公交的发车时间都让你变得很难自作主张了,它没有私家车的自由那是不言而喻的,可最不能忍受的是它连公交车的自由都没有,错过就错过了,不可能还有下一辆了,车费和时间,都打水漂了!”早在厦门市民热烈呼吁“定制公交”时,厦大教授郑启五就提出了这样的顾虑。
“我们六点才下班,要赶上定制公交就不太可能了。”同样在软件园一家游戏公司上班的小吴一脸无奈地说,虽然她和同事们都很想搭乘定制公交,但是,时间上的不适合让他们没有了选择。
针对这样的问题,厦门创新软件园管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增加车次的设想,“随着人数的增加,我们也将考虑增加车次,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之前推动的定制公交遇冷的原因在我看来主要有三项:一是价格不够亲民;二是宣传力度不够,网站设置不够合理,市民要定制甚至都找不到窗口,后期配套没跟上;三是公交优先的路权无法保障。如今,软件园定制公交的探索,或许能给我们的决策者提供一些思路。”虽然阻力重重,但是在兰岚看来,厦门定制公交的前景仍是广阔的,“定制公交不仅能方便上班族的出行,而且能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推动绿色出行。随着国家公车改革的推进,用定制公交取代班车,是符合改革趋势的,也是定制公交的市场所在”。(廖丽萍 杨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