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全力打通残疾人就业途径 残疾人应届生就业超六成

发布时间:2014-12-02 08:04:00来源:民生资讯









  编者按:
  
如果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很难,那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可谓是“难上加难”。不过,可喜的是,在厦门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支持下,厦门的残疾人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已经全面打通,这不仅令求职者受益,也为提供岗位的企业带来了实惠,实现了双赢局面。值此第23个“国际残疾人日”来临之际,本报也走近这一特殊毕业生群体,深入了解其就业现状。
  残疾人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可以说是高校毕业生中最困难的群体。但在11月28日,厦门市残疾人联合会举行的残疾人大学毕业生就业推介会上,记者现场走访获悉,今年,厦门有21名残疾人毕业生,其中10名已经就业。
  而据厦门市残疾人就业管理中心介绍,近几年来,厦门每年有二三十个全日制普通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保持了就业率连续三年都在90%以上的喜人成绩。
  六种就业途径打通
  厦门的残疾人主要有6种就业途径,分别是用人单位按比例招收残疾人、政府部门的公益性岗位(如残疾人联络员)、福利企业集中性就业、辅助性就业(福乐家园、援助中心等)、农村种养业及自主创业,这些途径目前已基本可以满足厦门市的残疾人就业需求。
  在11月28日举行的就业推介会上,到场求职的残疾人大学毕业生涉及的专业类别丰富,有会计、土木工程、机械设计与自动化、缝纫、生物制药、物流管理等。高学历和专长,更有利于其满足企业提供的岗位要求。
  比如,台资的富邦财险就为残疾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4个岗位共5个名额,并给出了较高的薪资待遇。在他们公司,残疾人的待遇和其他人一样,甚至考核指标上还有特殊照顾。他们招的客服坐席每月工资有2500元—5000元,JAVA工程师月工资可达6000元—8000元,如果想挑战更高收入,可以干电话销售,有2000元基本工资和抽成。企业工作人员说,这些岗位需要与人沟通和能熟练操作电脑,所以对肢体残疾人还是比较适合。
  用自信创造幸福
  当天就业推介会,除去来对接企业,寻求就业机会的残疾人,一部分已经找到工作的也来到现场,也带来了一些经验。
  阿花(化名)是201届级福州技术学院毕业生,在大家眼中中,阿花被视为“幸运者”,因为今年6月毕业后不久,她就找到了厦门京闽酒店糕点师的工作。可是阿花自己却说,“这其中也经历了许多坎坷”。
  “去应聘时,酒店有2天的考核时间。”阿花回忆,作为一名残疾人,出门求职本就要承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再遇上考核压力就更大了。“但是我告诉自己要有信心,一技在手就不用怕,所以后来我顺利通过了考核。”阿花说。
  现在阿花每个月可以拿到4000多元的工资,阿花说,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她想自己开一家糕点店,招聘一些同样身体有缺陷的员工,一起创造幸福。
  “我今天特地请假来参加推介会,就是想告诉大家,身体残疾已经注定,但自己首先不要在意,要勇敢地走出,这样才能做好工作。”阿花说。
  同样已经在虾米龙舞有限公司就职的应届毕业生王玲(化名),也与阿花保持一样的观点,她说:“今天的推介会,很多同学还是因为身体残疾而羞怯开口面试,但如果不冲破这一关,又怎么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呢?”
  企业招人也获实惠
  其实,企业招收厦门本市户籍的残疾人,也能得到不少实惠。
  按照相关规定,厦门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等用人单位,都应该按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如果没有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应该申报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每差一人,缴纳金额为上一年度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0%,比如,厦门2013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职工(含劳务派遣)平均工资为55864元,60%就是约3.35万元。而厦门目前对企业实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减半征收,减半后企业可减少每人每年近1.7万元的支出。
  换句话说,企业多安排一名残疾人就业,不仅不需要多缴纳费用,还可以因为超过规定比例而减少支出。据了解,如果招收的残疾人是符合条件的大学生,企业还可以获得其他奖励。(邓婕 梁哈榕)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