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受益于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武夷山市洋庄乡洋庄村一场可能升级的矛盾冲突,不到5小时被成功化解。
当天10时20分,洋庄村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得知路口自然村村民杨某、赖某,因一块地的归属问题产生争执。赖某妻子在劝架过程中被杨某推倒,两家人情绪激动,冲突一触即发。网格长了解情况后,利用手机“社管通”系统立即上报,系统受理员在网格管理平台收到信息后,第一时间转发,请洋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村综治协管员邵玉根接收到信息,立即赶往赖某家进行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据了解,依托原有的农村信息化系统,今年初以来,武夷山率先在115个建制村全面推行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机制,以村居为单位,划分三级网格。村居为一级网格,党支部书记任一级网格长;村民小组为二级网格,小组长任二级网格长;平安家庭示范户户主为三级网格员,负责左邻右舍。对于普通的群众诉求、待办事项等信息,三级网格每天一收集,二级网格一周一集中,一级网格一周一例会;遇到紧急事件,网格管理平台受理员即时转发,一级网格长当天就能处理。“垃圾乱倒、违章停车、邻里矛盾、意见收集、事项办理登记,大小事网格员都管。启动农村三级网格管理制度后,基本能做到小事不出网格、一般矛盾纠纷不出村。”武夷山市政法委副书记陈明说。
23日早晨,记者随洋庄村三级网格员杨辉走家入户。在村民吴一梅家里,了解到她患子宫癌、办理低保手续不便的情况后,杨辉马上掏出手机,登录“社管通”系统,简单描述事由,再在地图定位中选择吴一梅家,一分钟后就提交了办事请求。“提交请求后,村里会派代理员上门收集证件,再帮她到乡里办理。”杨辉说。
武夷山农村网格化服务的顺利推行,得益于农村信息化系统。2006年以来,武夷山每个建制村都建有农村信息化服务站,站内配备的电脑、服务机是村民查询村务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智能手机普及后,这里就变成了网格信息服务站,受理员每天将收集到的信息上报下转。此外,每位网格员的手机都下载了“社管通”系统,这个系统直接与网格管理平台相连。
截至11月底,通过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武夷山市共排查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3586起,全程代理村民事务6452件。(谢婷 赵锦飞 金文莲 顾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