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让百姓受益

发布时间:2014-11-07 08:04:00来源:民生资讯









  10月25日,记者来到南靖县山城镇象溪村,只见郁郁葱葱的山林一望无际,一条清澈的溪流穿境而过。55岁的护林员沈海埕告诉记者,象溪村周边2万多亩森林,是虎伯寮国家森林保护区内面积最大的管护区,象溪也是南靖县城的主要饮用水水源。
  1997年,沈海埕来到虎伯寮保护区当护林员。早年,山上的树常被盗砍滥伐,植被遭受破坏,象溪水质也因畜禽排泄物、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而被污染。“2008年以前,我得不分昼夜上山巡护,有时在某处蹲点,一蹲就是一个星期。”沈海埕
  感慨地说,“现在,盗砍盗伐几乎绝迹,我巡山轻松了很多,每天看着参天林木,听鸟语闻花香,真是一种享受。”
  据了解,为了守护青山绿水,2008年,南靖县出台了《关于实施“蓝天、青山、绿水”工程,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并在全县范围开展打击森林盗砍滥伐、非法运输和收购木材的专项整治行动;次年,该县又着手实施一系列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举措;2011年,该县新一届领导班子又提出建设“生态名县、工业强县、旅游大县”的发展战略。
  县环保局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持续整治,象溪流域所在的虎伯寮保护区内,2000多头生猪已全部搬迁,象溪水量明显增加,水质显著改善。如今,象溪饮用水取水口的水质已达到国家I类饮用水标准。
  持续不断的生态保护,让绿色福利开始反哺农村。和溪镇林坂村的林志彬,就是一位受益者。2008年,这位曾经的养猪大户,转型养起了豪猪、山獐等绿色喂养、市场价值高的动物,收入比养猪翻了一番。他还种植了80亩红豆杉、罗汉松,所用肥料都是用山獐和豪猪的排泄物处理而成的有机肥,实现了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原仁开 林国浈 林顺来)

福建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