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着重,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找到问题本源,增强脱贫办法的实效性。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深入大众,及时处理脱贫攻坚中的难点问题,保证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近年来,福建省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扎实做好脱贫攻坚作业,保证脱贫攻坚作业质量和成效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力,依照省委的布置,把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着力处理“两不愁三保证”突出问题,拿出精准过硬的行动和办法,力求稳定完成乡村贫穷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证,坚决按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请看本报记者发来的报道。
宁德——
挪穷窝有补助 断穷根靠工作
东南网5月10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李向娟 通讯员 游松柏)
为摆脱“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自上世纪90年代起,宁德市依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施行搬家安顿谋福工程,协助贫穷大众挪穷窝、断穷根,完成脱贫致富。“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谋福工程搬家4.8万人,其间贫穷大众“挪穷窝”11595人。
多措并重,让贫穷户搬得出
“住进90平方米的新居,宽阔舒畅,日子越来越好啦!”上一年初,古田县大桥镇门里村贫穷户曾茂金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新房,还到周边的食用菌企业打工。
跟曾茂金一样,古田县首批51户贫穷户上一年入住了镇里统建精补谋福搬家项目点。曾茂金通知记者:“按国定贫穷户相应条件,我家4口人,拿到11.8万元相关补助后,只要缴交6.2万元,就住进了新房。”据悉,如果是计生户、少数民族户或残疾户,还有相关的补助,住房担负更轻了。
在大桥镇统建精补谋福搬家项目点,记者见到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小区内有老年美好园、社区服务中心和便民中心。“第二批安顿房共七八十套,主要面向低保户、五保户、地质灾害点受灾大众,正在进行住户遴选中。入选贫穷户有望本年夏季拿到新房钥匙。”大桥镇党委书记刘传县说。
统建精补,是古田县首先推出的谋福搬家服务扶贫开发新模式,即由政府投资,一致规划、一致建造、一致出售新型乡村住所。
近年来,宁德市在城郊、中心集镇、中心村等便于大众出产日子的当地划出210个搬家安顿“储备区”,逐点规划,分步建造,方便大众就近安顿。市县财务统筹安排资金,对谋福工程集中安顿点基础设施建造进行补助,做到搬家资金有保证、基础设施配备有保证、后续开展有保证。2016年以来共搬家4.26万人,其间建档立卡贫穷户1.14万人应搬尽搬。在中央、省级的搬家扶持资金、易地搬家债券的基础上,市县两级再对每一户建档立卡贫穷户追加补助3000元,保证搬家大众建房少举债。同时,市本级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对50户以上的安顿点进行配套补助,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贫穷大众安有所居。
就近工作,让搬家户能致富
以往,有贫穷户搬家了,但因缺乏工作门道,心还在老家,经常出现“农闲在新家、农忙跑老家”。怎么让搬家户稳得住、能致富?宁德市有关负责人表明:“我们全力处理搬家大众的工作、就医、就学这三个后续关键问题,重中之重处理贫穷户的致富门道。”
霞浦县江边谋福工程扶贫搬家安顿区共入住山区大众283户991人,其间建档立卡贫穷户16户54人。为让搬家大众“稳下来”,江边村推广“党建+扶贫+合作社”模式,联建村党支部联合裕正农业合作社开展七彩椒种植,吸纳贫穷户共同种植,完成稳定增收。
江边村委会主任黄郑荣说,村里无偿出让11.53亩村集体土地,由党总支牵头建造江边扶贫仓储项目,通过建立钢构厂房2700平方米完成租借收益,每年可增加收入30多万元。项目吸收建档立卡贫穷户22户53人参与折股量化分红,每人每年可完成稳定分红2000元。
柘荣县把谋福工程搬家与“小县大城关”建造结合起来,在城郊建造6个谋福工程集中安顿点,引导大众就近到企业打工工作,有225户966名贫穷大众完成“日子方式市民化、日子服务社区化”。
本年39岁的柘荣县贫穷户叶玉云是其间的受益者。他原先住在很偏远的富溪镇东溪村,离城关有30多公里。在镇党委政府的协助下,搬家到城郊乡王竹坪统规统建点,处理了住房问题。“现在孩子可就近到机关幼儿园上学,享受到县城优质的教学资源。自己也在城关做水泥工,每年的收入有4万多元。”叶玉云说,曾经生病都是在近邻村找赤脚医生看看,现在可直接到县医院挂主任医生的号,日子真是变了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