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们,要不是这些年来你们无微不至的帮助,也没有我孙子的今天。”13日,在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政府,75岁的林阿婆紧紧握着镇纪委书记陈怡和的手,连声说谢谢。
林阿婆告诉笔者,孙子小杨今年高考考了560分,即将被国内一所本一院校录取,农家孩圆大学梦,这要归功于天宝镇多名干部多年来的关心。
8年前,林阿婆的儿子在一场意外中身亡,林阿婆与媳妇艰难地挑起养家重担,那时,林阿婆的孙子小杨小学还未毕业。
2007年,陈怡和开始挂钩天宝镇后巷村,了解到这个家庭的困难后,便着手与相关部门协调,六年帮扶由此开始。
“针对这个家庭的经济困难,马上为他们办理计生困难补助,一家三人全部办理低保。”陈怡和说,平时生活中,只要林阿婆一个电话,他马上赶到,积极协调处理。
“那一年老宅要翻修,从办理申请手续,到购买材料等,都是老陈一人忙上忙下。”林阿婆说。
小杨的母亲整日为生活奔波,四处打工,无法顾及小杨的读书。在走访中,陈怡和多次听到林阿婆谈起孙子的读书问题,担心孩子读不好书会变坏。
陈怡和萌生了帮孩子联系学校的想法,并马上向有关领导汇报寻求支持。“我的爱人在市区一所学校当老师,我就联系了这所学校。”陈怡和说。
2008年,小杨顺利入读市区一所重点初中学校,林阿婆感激不尽。
“除了享受各类减免外,镇政府还准时在每学期开学前,送来800元助学金。”林阿婆说,“孩子刚刚进城,学业上比较吃力,特别是语文和英语赶不上,学校就安排老师个别辅导。真是太难为大家了。”
在大家的悉心帮扶下,小杨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2011年中考,顺利考上漳州市区一所重点高中。
“像我们这样的家庭,如果不是这些‘贵人’帮助,我这个孙子很可能初中一毕业就出去打工了。”林阿婆说。
更令林阿婆感动的是,镇领导已及时联系上一位爱心企业家,许诺孩子一旦考上大学,马上提供5000元助学款。(杨特团 詹艺勇 郑蔡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