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液使用不当,真的会致癌吗?

发布时间:2014-05-16 08:02:00来源:民生资讯









  近期,网络上有关“洗手液会致癌”的信息引来众多网友的关注。
  网友“瞬息流年”说:“洗手液是石油化工衍生产品,如果使用后不冲洗干净,让其随着食物进入人体累积,将会增加人体致癌的概率。”网友“武林风熊熊”更是用专业名词对洗手液的致癌成分进行了仔细说明:“洗手液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抗菌化学物质,如三氯生,会对人体甲状腺造成伤害,甚至杀死所有细菌,久而久之,皮肤上的细菌也‘耐药’了。此外,它还可能含有邻苯二甲酸酯、聚乙二醇等化学物质,会影响生殖健康,甚至导致癌症。”
  洗手液是清洁双手、呵护健康的卫生产品,如果使用不当,真的会致癌吗?记者就此请教了一些专家。

  记者在福州市鼓楼区东街口沃尔玛超市看到,货架上摆放着各种品牌的洗手液,这些洗手液的包装上都标明其有“抑菌”功能。记者仔细查看,发现这些洗手液在包装上标明的主要成分一般都有:三氯生、邻苯基苯酚、对氯间二甲基苯酚,还有天然芦荟精华、保湿剂、表面活性剂等添加物。有一款芦荟精华抑菌洗手液,其主要成分为:邻苯基苯酚2%;另一款洗手液的包装上标明:三氯生含量为0.18‰-0.3‰。另外,记者还从“舒肤佳”客户服务热线了解到,“舒肤佳”洗手液中,对氯间二甲基苯酚的含量为2%。
  网友质疑洗手液致癌,正是因为洗手液中的抑菌成分是三氯生、邻苯基苯酚、对氯间二甲基苯酚这些化学物质。那么,这些抑菌成分到底是何方神圣?
  据福州市第二医院医生闵军介绍,常见的抑菌物质有抗生素和非药物消毒剂。抗生素常用在药品中,而洗手液中的抑菌物质为非药物消毒剂。三氯生是一种广谱抗菌剂,广泛用于化妆品、洗涤剂、医疗消毒及卫生保健产品的活性成分。
  福建省日用化学品进出口商会廖兴荣工程师告诉记者,三氯生为高效广谱抗菌剂,对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杀灭和抑制作用。邻苯基苯酚和对氯间二甲基苯酚都具有广谱的杀菌除霉能力,而且低毒、无味,是较好的防腐剂。总之,它们的主要作用是除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那么,这些抑菌成分真的会致癌吗?
  据有机化学博士、科学松鼠会会员“馒头老妖”介绍,邻苯基苯酚、对氯间二甲基苯酚的毒性非常低,应该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通过对肝细胞的体外实验,也未发现它们能显著地导致突变发生。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肿瘤研究院(IRAC)公布的一份常见物质的致癌风险研究报告中,将邻苯基苯酚定义为第3类物质,即尚无证据显示其有致癌可能性的物质,与咖啡因(茶和咖啡中广泛含有的物质)同属一组。
  至于网友关注的三氯生,“馒头老妖”说,2012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公开了一份关于三氯生的消费者指引,对其安全性是这样评价的:“目前,尚无实验数据证明三氯生对人体有害。虽然有动物实验显示,它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动物的激素水平,但没有证据证明,它会对人类产生类似作用。”换句话说,以目前的科学研究水平来看,三氯生还是一种安全的物质,FDA还批准将其用于牙膏生产中。
  闵军告诉记者,三氯生经口服和皮肤接触的途径进入人体内时,属于低毒类化学物;而通过吸入途径进入人体时,属中等毒性化学物。但是,它对皮肤无刺激性,也不致敏。
  因此,像三氯生这些抑菌物质,如果单独使用,会对人体有害;但在洗手液中,它们的含量很少,并且,在洗手过程中,洗手液接触的是皮肤表面,再经水冲洗,这些物质都流走了。即使有微量的三氯生等物质进入人体,也会被肝肾代谢。
  廖兴荣说,洗手液中的化学物质含量是控制在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范围内的。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洗手液中的三氯生、邻苯基苯酚、对氯间二甲基苯酚的含量都小于2%,这样的含量是相当安全的。
  一些网友说,三氯生会和自来水处理过程中残留在水中的游离氯产生反应,生成氯仿,而氯仿有明显的肝肾毒性和轻度的致畸作用。
  闵军告诉记者,关于氯仿,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Peter Vikesland博士等曾做过研究,氯仿会对人体肝肾有毒也是Vikesland博士提出的,但后来他自己又否定了这一说法。目前,该课题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不过,洗手液和游离氯反应、生成氯仿的量微乎其微,经过不停地用水冲洗,即使微量进入人体,也会被肝肾代谢,因此,对人体的影响极其有限。
  闵军提醒广大消费者,洗手液致癌之说并不成立。不过,过期的洗手液会出现油水分离现象,会产生绿脓杆菌等细菌,因此,消费者千万不能为了贪小便宜吃大亏。(赵锦飞  金锦花)

福建财经